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 东滩管理中心
引万千候鸟自在栖
2021-06-10 09:17:56    作者:杨致远

芦花轻浅处,飞鸟相与还。如果在秋日游览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滩保护区),游客会看见成千的候鸟在随风摇曳的芦苇深处,忽而齐齐盘旋,忽而静静落下,壮美的风光让人不禁爱上这里。

东滩保护区位于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是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1.55平方公里。东滩保护区在东北亚鹤类迁徙网络、东亚雁鸭类迁徙网络和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水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历年共记录到各种鸟类29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7种,每年在保护区栖息或过境的候鸟数量达百万只次。但就是这样一处“鸟类天堂”,曾面临生态危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在东滩保护区引种原生长于北美洲的互花米草,原本期望它促淤固滩,不料它如一柄“双刃剑”,快速扩散,挤占了芦苇、海三棱藨草等土著物种的生长空间,改变了当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和滩涂湿地结构,对滩涂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长、鱼类资源的增殖产生了严重影响,直接导致互花米草覆盖区域鸟类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威胁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在东滩保护区栖息。东滩保护区的鸟儿数量不断减少,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东滩管理中心”)的职工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2006年起,东滩管理中心开始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开展互花米草生态治理研究,经过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互花米草控制与治理人工强干预的工作思路。2010年至2015年,东滩保护区争取中央湿地补助资金、市级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在捕鱼港区域开展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中试示范项目一、二、三、四期,采取“围、割、淹、晒、种、调”六字方针治理互花米草并取得初步成功。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东滩管理中心组织编制了项目实施方案,经相关部门同意,“东滩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项目”(以下简称“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由上海市发改委立项,并于2013年9月开工建设。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针对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主动采取生态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途径,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生长扩张态势、修复鸟类栖息地功能、维持和扩大鸟类种群数量、改善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质量。

项目参建单位多,涵盖了水利、生态、生物等多个领域学科,在当时国内尚无现成的经验可循,全体参建单位在项目建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下,克服施工过程中取砂困难、寒潮侵袭、运输道路协调难度大等各种困难,有序推进各项施工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在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批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工作人员。时任东滩管理中心书记、主任汤臣栋(现为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无论节假日,只要有空就跑到工地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东滩管理中心现任书记、主任钮栋梁白天跑工地、晚上研究施工难题;以马强、汪瑜、陈缨等为代表的东滩管理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一边推进东滩管理中心的各项事务,一边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实施和管理。

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各参建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健全、项目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工程高质量推进。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成功控制了项目实施区域内的互花米草生长和扩张态势,土著植物恢复良好;形成了近4万亩环境相对封闭、水位可调控管理的修复区;项目实施区域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2020年年底,修复区域范围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近600只,突破了近年来保护区范围内的最高纪录;项目达到了“创双优”目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个人、全国绿化模范奖章及上海市重点实事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优秀建设者、优秀集体称号。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获得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第十届中华环境优秀奖。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