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阅读老建筑” 成为上海新时尚
2021-06-16 14:52:26来源:解放日报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武康大楼再度登上上海乃至全国的热门景点榜单。短短3天,武康大楼所在的衡复历史风貌区迎来42.4万名游客打卡。

而且,人们打卡的节奏变慢了:不再候着红灯间隙匆匆按下快门,而是在街区微更新打造出的最佳拍摄点位上驻足“拗造型”,再阅读脚下导览信息按图索骥,走进街边咖啡馆慢酌细品,体味一幢幢老建筑散发出的历史文脉气息,来一场深度漫游。

与此同时,不久前经过修缮重新开放的中共一大会址和中共一大纪念馆,也以厚重的红色历史起点和典雅的石库门建筑风格成为新网红,短短3天假期内,就有数万人次排队参观。

阅读老建筑,在上海已成新时尚。而保护和传承好老建筑蕴含的历史文脉,在上海也已是一种城市共识。

应保尽保

张园地块靠茂名北路一侧,海派风情橱窗吸引了路人驻足拍照。在外人看来,自2019年1月保护性征收生效、居民搬走后,除了这排新添的橱窗,这片历史街区似乎没什么变化。

但张园并非静悄悄:长达两年半的“闲置”时间里,无数人投入了大量精力,实地勘测、头脑风暴,修改讨论设计最为妥当的保护方案。纵使在流金淌银的南京西路商圈里,张园地块拥有极为高昂的商业价值,但在城市更新和“留改拆”的背景下,保护张园42栋历史建筑和风貌肌理,更是无可置疑的“金不换”。

“在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管理上,上海正在实行最严格、最科学的保护制度,制定加强历史风貌保护、促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一系列政策。”在2021上海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论坛上,上海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上海已形成较为全面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涉及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397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250个风貌保护街坊和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点、线、面”相结合,应保尽保。

在城市发展中,为了应对涌现的新挑战,历保手段不断更新。针对建筑风格多样、面广量大的痛点,上海启动“一幢一册”保护档案编制,夯实家底。截至2020年底,完成3151幢优秀历史建筑档案编制,占比超过97%。

推动城市更新、传承城市记忆,难免会与城市开发、能级提升产生不协调,需要从顶层设计破题。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和零星地块改造。根据普查,在旧改范围内里弄建筑中约84%都是历史建筑。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白雪茹透露,上海正在通过强化立法支撑和政策供给,加强历史风貌保护。如,针对不同旧改类型,形成了带保护保留建筑定向或协议出让,存量补地价、扩大用地等差异化土地供应政策。上海还落地800亿元城市更新基金,加快探索超大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径、新模式、新经验。

因地制宜

坐落在30度锐角街口的武康大楼,是许多新人拍摄婚纱照的取景点。然而,在马路上取景拍摄的同时,存在着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得益于2019年启动的武康大楼修缮和周边道路整治工程,武康大楼旁的人行道被拓宽3.6米,留出驻足空间。结合武康大楼的住宅性质和所处区位,项目团队还把外墙上的雨棚、晾衣架和空调机架“藏了起来”;周边架空线整治拆除,景观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解决了楼宇内部居民“急难愁”问题。如改造辅楼楼顶废弃空间,新增公共晾衣区和花园,楼内23户合用厨卫也全部得到改造。

“结合大楼需求,我们因地制宜提出‘外做减法、内做加法’的修缮方案。”上海市徐汇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建筑保护讲究因地制宜,这一理念,在上海已经深入人心。实际上,城市更新同样因循“在地”精神,保留历史信息,延续特定的历史文化。

在中共一大会址修缮中,针对局部石库门山花的出盐泛碱现象,修缮团队采用纸筋石灰加水泥,掺加氧化铁按原样进行修复。水泥颜色与周边山花相近,表面则涂刷砖红色涂料进行“平色”。为了解决中共一大代表宿舍楼(原博文女校)的沉降和排水问题,原址外墙四周重新设计了一圈排水沟,进行防潮防水处理,确保不影响正常使用。

“修缮工程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所涉及的原工艺、原材料进行详细的考证和研究,还原历史原貌;同时还要满足中共一大会址的‘可读性’。”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中伟说,“按照‘最少干预’的原则,尊重历史,保存历史信息始终贯穿修缮过程。”

针对保护等级较高的文物单位,上海跨前一步从建筑修缮转向主动预防。据悉,开展预防性保护的探索和研究,强化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尽早发现文物建筑存在的潜在风险,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更好地使文物建筑“延年益寿”。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此次预防性保护基于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对文物建筑的分析、监测、评估和日常管理,力求尽早发现潜在风险,及时干预,是上海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从抢救性向抢救与预防并重转变的有益探索。

活化更新

上海有着“万国建筑博览”美誉,随便路过一条上海的小马路,就可能遇到一幢有故事的文保建筑,发现一段值得记取的历史。寻找上海的“魅力”和“活力”,建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窗口。

2020年,关于武康大楼的一则旅拍分享帖,在某分享平台收获点赞和收藏量达4.4万次。在今年,位于宝山的“冷门经典”——宝山净寺又火了。除了日常打卡分享,更有用户为其写下了“真大唐风,非小京都——为宝山净寺溯源”这样的解读分析。

越来越多的小众老建筑被人们挖掘、赏鉴和解读,尤其是大批年轻人,也日渐倾心于老建筑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传承,这得益于上海历史建筑开放力度加大,一种城市风气的培育与熏陶。据了解,从2018年上海启动“建筑可阅读”以来,范围已拓展至全市16个区,开放建筑1037处,设置二维码2437处,基本实现了建筑的可读、可听、可看、可游。

此外,上海还开发“行走上海”APP,推出“红色经典”“名人旧居”“百年高校”“漫步苏州河”等十余条游览参观路线,让人们能够通过多渠道了解每幢优秀历史建筑的前世今生、建筑特色和人文故事,彰显历史建筑“活化石”作用。

但历史建筑不止是文化故事的讲述者,要在新时代承担着现代都市功能,也亟待活化更新。在6月11日首次开放的延安西路238号上海市文联大楼,成功从私宅升级为现代办公场所,让100年来的首次大修圆满落幕。

除了点位更新,老建筑也承担着有机融入当代生活的服务功能。建于1931年的孙科住宅,是上生·新所城市文化共享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定期举办各类展览、沙龙,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按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要求,上生·新所经过多年精心改造,成为游客打卡地和周边居民24小时活力社区。

“文物建筑的保护,不应该像‘博物馆’一样供起来,更好的方法是让它真正‘活’起来。”从事建筑修复保护多年的专家沈三新表示。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