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 李德泉
愿化春泥更护花
2021-06-27 21:21:31    作者:胡湘

ImageFetcher.jpg

李德泉,湖南省湘潭市风景园林中心的一名园林技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坚守花卉培育岗位。2014年获得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7月荣获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是湘潭园林事业中花卉栽培的一把好手。

李德泉16岁参加工作,在当时的菊花塘公园中培育、生产鲜花。刚入行时,他一没技术,二没经验,但有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他买来了大量花卉方面的专业书籍,反复背诵,熟悉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菊花培训班,向技术能手、专家、学者进行现场学习;先后奔赴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学习花卉苗木培植技术……他常说:“我是个没读过什么书的人,只能是自己多学、多看、多做、多积累,只有练好本事,才能对得起这份工作。”

2007年,中国第九届菊花展览会前,李德泉带领花卉组日夜奋战20多天,布置的大型场景“潭州韵菊”荣获全国金奖。

2010年,湘潭市风景园林中心在岳塘区荷塘乡正江村租下了35亩农田,建成了正江花卉培育基地。当年,李德泉作为第一个花卉培育技术骨干来到这个基地,带领20余名工人一边进行基地基础建设,一边完成鲜花培育任务。

多年来,李德泉一直勤于摸索、大胆创新。每次培育新品种,他都主动向专家、书本、网络认真讨教。尤其在引进国外品种时,考虑到国内外生长环境不同,植物的习性也有所差异。为了防止植株高矮不一致,造成摆盆造型困难,他提前防范,采取少量先试的方法,将风险降至最低。

李德泉虽说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老专家,但他创新的“花花肠子”绝不比年轻人少,总能琢磨出不少新鲜实用的小发明。

花卉培育有一大半的活儿在于后期维护,如何告别人工作业,降低成本,是李德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引进自动喷灌技术,并在正江花卉培育基地上建立了一整套喷灌系统。但考虑到基地上花卉种植面积大,并且不同季节的浇灌时间不一致,李德泉不嫌麻烦,最终将喷灌系统调整为更为灵活的半自动模式。

同样,立体造型的后期养护成本也高,不仅每天需配备一台洒水车和两名工人进行浇水、施肥,而且保存时间不长,效果不理想。是不是能够将喷灌技术运用到立体造型上呢?李德泉大胆尝试全自动微喷系统。将微喷系统的水管附着在造型龙骨上,像极了一条条“血管”,为造型植物输送水分、养料,确保花开的时间更长,保存的时间更久。此举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造型观赏时间由以往的1个月延长到5个月左右。

李德泉就像个如饥似渴的孩童,徜徉在技术的海洋中,从技术引用到延伸运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发挥的环节。

干一行,爱一行。因为热爱,李德泉从不将工作的辛劳放在心上。正江花卉培育基地地处偏僻,距离市中心几十里路。他不仅要克服上下班通行不便的困难,还要耐得住基地的寂静单调。

花卉栽培是个辛苦活,经常露天作业,难免日晒雨淋。为了照顾花卉,顶烈日,淋大雨,遭虫咬,这都是家常便饭。2015年11月中旬,白石公园举办菊展。那几天正赶上下雨,李德泉穿着雨衣搬运鲜花,布置造型。一天忙下来,浑身上下湿成一片,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有时生产任务繁重,加班加点是常事。每当临近节假日,李德泉都要带领工人将花卉及时运送到各个公园和街道。面对这样一份几乎没有休息日的辛苦活儿,李德泉从不叫苦。

个头不高、少言寡语、衣服鞋子经常沾着泥巴的李德泉,一提到种花,就变得侃侃而谈、眼睛里闪着光芒。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守在花卉培育基地,走过一道道花垅,随手扶起被风吹歪的花盆。他就是这样,坚守岗位30年,用汗水和心血培育滋养着一株株花卉。如果可以,他甚至愿意变为一抔泥土,让花长在心里、开在怀里。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