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水韵苏州 城水共生
——谱写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高质量建设篇章
2021-07-14 23:16:32    作者:王晓东 王晋 汤柏劲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走进苏州,你就走进了一幅古墙、园林、小桥、流水、垂柳交织相映的美丽画卷。漫步苏州街头,无需刻意寻找,随处可见的都是韵味。苏州的美在风光,苏州的美在水韵。水,是苏州的灵魂,是苏州千百年来传承的文脉和主题,是苏州可持续发展的源头与机遇。

ImageFetcher (6).jpg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重大工程元荡先导示范段

苏州地处以太湖为中心的浅碟形平原底部,平均年降水量约1100毫米,大小湖泊300多个,各级河道2万余条,是典型的平原河网城市。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水位落差小、水体流动性差、季节性降雨不均衡等自然缺陷带来的水安全隐患、水资源错配、水环境退化、水生态破坏等问题越发凸显,苏州城水共生面临严峻挑战。有挑战才有发展。近年来,苏州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积水问题和水环境质量提升的新思路,推动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人水城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紧抓机遇乘势而上

正在“因水而忧”的苏州,2016年成功入选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苏州紧抓契机,立足试点建设、聚焦全域推广,科学谋划海绵城市发展蓝图,力争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延续苏城与水的千古情缘。

提出基于“四高一低”的苏州方案。针对苏州降雨丰富、地势低平、“四高一低”(地下水位高、水网密度高、开发强度高、不透水面积高、土壤渗透率低)等特点及水体富营养化、初雨效应不明显、面源污染突出等问题,提出“净化、蓄滞”为主,兼顾“渗、用、排”等功能需求的海绵城市建设主体技术思路。结合苏州水系发达、排水管道路径短、已实现雨污分流等排水特点,强调在源头控污减流,构建以分布式低影响开发设施和自然水系为主、绿色和灰色基础设施并重的生态雨水系统。

提出多维系统的实施途径。苏州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统领,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将目标导引和问题导向的双驱动建设思路贯穿全径流管控系统,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水文化、水科技“六水”系统方案,通过“大、中、小”海绵协同运作、系统运行,充分发挥区域流域、城市、设施不同层级的作用,全方位高标准构建健康循环的城市水系统。

总结经验继续前行

苏州将因地制宜全域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实现“青山清水新天堂”和“绿色、循环、低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严格全流程建设管控环节,建立了全主体参与、全方位保障、全层次覆盖、全流程监管、全要素统筹、全维度支撑、全链条带动7大机制,形成了海绵城市建设苏州特色,“一城一特色”“一城一方案”得以彰显。

ImageFetcher (7).jpg虎丘湿地公园

构建了全主体参与的长效机制。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部门协调联动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内嵌融入”式管理模式,形成“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市、区、镇3级推进机制。苏州牢牢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通过海绵进校园、进社区等百余次科普宣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海绵城市。

建立了全方位保障的政策法规机制。自2016年起,苏州先后制定印发了7项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相关部门制定了20余项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防洪排涝、管廊建设管理的全流程管控制度,各市、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细则也相应印发,确保海绵城市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形成了全层次覆盖的规划引领机制。苏州坚持系统谋划、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建立了宏观、中观、微观3级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宏观层面,批复了《苏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苏州市城市防洪排涝专项规划》等。中观层面,4个县级市及6个区实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全覆盖,其中《昆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入选全国范本。微观层面,控规落实海绵指标纵向到底,区块海绵实施方案统筹建设横向到边。

固化了全流程监管的项目管控机制。苏州借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管控体系。明确土地划拨和出让中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并在“一书两证”核发中予以审查落实;结合建设项目联合审查平台,制定了专项方案审查、施工图专家论证制度;印发了海绵设施施工和验收指南,明确了海绵设施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管理要求;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强化海绵设施运行养护管理。通过源头管控、闭合管理等措施,建设项目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制定了全要素统筹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苏州率先将海绵城市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以建成区为评价对象,从体制机制、建设管控、建设成效等方面,多维度考核评价海绵城市建设,张家港、吴江等板块也相继制定区、镇级的考核评价制度。开展了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评选,选出了太仓七浦塘生态修复工程、吴中区东苑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等第一批19个示范项目,并将其纳入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得分。

逐步实现了全维度支撑的技术保障机制。生态优先,科技加持,苏州充分发挥国家重大水专项、省市科研成果本地化应用优势,创新开展了钢渣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创新雨水管网末端免维护净化技术,构建了苏州区域水质提升与水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先后印发了10余项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标准、导则和指南,申请专利6项,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的“苏州标准”。

建立了全链条带动的产业发展机制。苏州充分激发市场参与的活力,围绕设计、施工、维护、新材料、新产品等方面,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组建了“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海绵城市研究院,建立海绵城市产业联盟,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合作共赢,打造海绵城市“苏州品牌”。

巩固成果创新升华

5年来,苏州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域高质量发展,立足本地本底特点,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开发建设、古城保护、高品质清水工程等有机融合,创新打造宜居、绿色、安全、智慧、人文的美丽苏州。

ImageFetcher (8).jpg校园海绵城市宣教园

生态格局方面,全区域全系统保护城市自然生态格局。推进“两湖一江”(太湖、阳澄湖、长江)生态修复,保护太湖岛屿生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重点推进长江沿江岸线功能调整,打造沿江湿地带。依托大运河、太浦河等主要河流生态走廊,建设“沿水沿路”绿色廊道。主动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科学介入构建健康湖荡湿地群,完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重大工程元荡先导示范段,成为生态绿色一体化名片。

城市韧性方面,充分协调灰绿设施,将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治理有机结合,开展提质增效行动。升级雨水系统,加固包围圈堤防,整治涝水外排通道,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以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为契机,探索地下空间与海绵城市融合发展的形式。发挥城市绿地空间综合价值,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城市水体、滨水绿地设置、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净化雨水径流污染。发挥城市内河雨水调蓄功能,强化内源治理,开展城区河网生态修复,推行活水循环,实现城市中心区水质和透明度再提升。

美丽宜居方面,秉持“精细化、精准化、精致化、精品化”的原则,以“小精巧”技术措施精雕细琢。将海绵城市系统建设思路融入街头游园建设中。大力推行市政道路附属绿地海绵化建设,形成虎殿路、金筑街、博士路、昆山中环高架、张家港梁丰路等样板项目。遵循“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植入老旧小区改造中,充分利用装配式透水铺装等创新技术和产品,实施了东苑新村、教师新村、水岸家园等大批典型示范项目。在校园建设中,为孩子们建设一座参与体验式的“海绵校园”和自然课堂。推进历史街区渐进式、小规模海绵化改造和“大分散、小集中、一体化、多样化”的社区公共空间建设,以“小切口”实现“大成效”,提升社区宜居品质。

智慧管控方面,长期强调建管结合,搭建了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监测系统,让海绵城市建设“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全”。作为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苏州拓展时间和空间维度,统筹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全流程建设管控环节,实现分层管理,构建高敏感性的全方位海绵城市管理系统体系。

产业发展方面,抢抓海绵城市建设机遇,立足于平原水网、古典园林、历史文化等众多自身特点,充分激发市场参与的活力,推动本地技术措施规范化、海绵标准严格化、建设系统评估有效化、产业链条管控智慧化,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助力苏州海绵城市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特色的苏州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进而打造海绵城市建设“苏州工匠”。

苏州将继续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坚定不移走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巩固、拓展、深化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动态化完善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长效机制,打造平原河网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历史文化名城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智慧化基础设施综合示范,让“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之美不负盛名。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