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让城市“卫生间”更洁净
2021-09-21 22:04:00    作者:尚丹宁

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对行业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标准》局部条文进行了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生活垃圾转运站(以下简称“转运站”)是城市必备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的核心,被称为城市“卫生间”。提高转运站的转运能力及管理水平,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负重运行的转运站

转运站,担负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垃圾收集和中转运送功能,前端连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端连着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垃圾收集转运体系的重要环节。转运站的布局建设、设施配置、规范管理,对减少环境影响、提升城市品质、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城市转运站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凸显出生活垃圾转运站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短板。

在一些地方,转运站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有些新城区在建设中没有对转运站进行规划和建设,还在使用老城区原有的转运站。有些老城区因调整拆除了一些转运站,使原有转运站的压力陡增,负重运行,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一些城市的转运站,在当初建设时没有结合城市特点,选址盲目、建设规模不匹配,不仅造成邻避效应,还导致转运能力不足,增加了周边交通压力。

一些城市现有的转运站,已经运行多年,设施陈旧老化落后,难以满足需要。作业场地狭小,没有环卫工人的休息室,也没有清洁车停放位,很多车辆只能在公路边随意停放,影响市容市貌。

此外,由于收集半径的问题,转运站无法避免地建在居民区和人口密集地区,因设施的老旧、运行管理的不规范而产生的恶臭、噪音、蚊蝇等,对周围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转运站的运行关系到千家万户,如果上述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对此,有专家建议,应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同时治理改造老旧转运站,建设高标准的转运站,提高转运效率,彻底解决邻避问题。

一是新建的转运站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条件与发展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合理选址,建设高效率、多功能的环保型垃圾转运站。要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工艺流程合适的工艺,采取除臭、降尘、污水处理等措施,确保转运站建成后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二是要改造现有的转运站,及时更新改造老旧设备,并配套完善相关设施,提高转运能力。要有环卫工人休息室和保洁车停放位。

三是要加强管理,提高转运站的转运水平。要完善规章制度,严格依照标准规范运作,确保规章制度有效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提出,统筹规划布局中转站点,提高分类收集转运效率。

要彻底解决城市转运站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的问题,要从源头抓起,进行统筹规划布局使其选址规模更科学、合理;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进行建设,使其转运工艺先进、配套设施完备;严格精心管理使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卫生得到有效保障,提高垃圾转运效率。这样高效运转的转运站既能有效发挥作用,又能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城市新“卫生间”

目前,各地正在积极建设、改造转运站,一批批新建和改造后的转运站,选址合理、设施完备、管理严格,成为城市新“卫生间”,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些城市在新建转运站中,兼顾转运效率和环境影响,结合现实情况,科学确定站址点位,破解邻避落地难题。有的城市还对不同用地性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样本进行分析,并将量化后的生活垃圾产量指标精确落到城市空间上,用于指导转运站点位合理的空间布局。有的城市结合城市管理体制,将规划转运站服务区和实际管理体制有机结合,并结合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划定服务区,实现规划方案接地气、可操作、易管控。

不少城市已集中建设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这些大型现代化垃圾中转站采用清洁、高效、节能、环保的转运工艺和先进设备,具有密闭作业、除尘除臭、自动控制、转运高效等优点,集中解决了当地生活垃圾转运中产生的问题。

某市的智能化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整个处置过程需要经过“两道门”——前端除臭系统和末端除尘除臭系统,从过磅计量、平台卸料、垃圾压缩、排污及渗滤液收集到密封运输等全程进行无害化处置。整个过程全程监管,秩序井然。这个转运站工作场所内干净整洁,作业环境整洁有序。

福州市最大的半地下垃圾转运站——福州洋里城市管理综合体,打破了人们对转运站的认识。在这里看不到垃圾,见不到处置场所,闻不到异味,看到的是公园。站内包含前端垃圾收集和站内压缩转运两个部分,采用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压缩、转运、除臭、污水处理的设备及工艺,通过智能中控系统,可实现从卸料到分类压缩和转运过程的全自动化作业。压缩后的生活垃圾通过大型垃圾转运车全部运往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置。这里还同时具备环卫车辆充电、垃圾分类宣教、环卫驿站等功能。福州市共规划建设13座大中型地下或半地下式城市管理综合体。

一些地方对转运站的改造也非常成功,让转运站“梳新妆”。

在某市一街道辖区内的路旁,一栋以灰白色为主颜色、极具设计感的建筑掩映在树丛中,与周边居民楼浑然一体。这是升级改造后的转运站。这个街道对辖区内转运站开展摸底调研,详细勘察各个转运站实际情况,逐步完成了辖区内13座转运站升级改造工程。他们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高标准设计,重点完成转运站防臭气、防噪声、防污水、绿化、美化、文化的“三防三化”提升改造,实现了从“邻避”到“邻利”的惊喜蜕变,提升了辖区市容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

一些城市按照“能力匹配、功能完善、规范高效”的要求,对设施老旧、转运能力不足和效率偏低、气味和渗滤液管理不到位、运输过程跑冒滴漏的转运站进行提标整治、提档改造,规范日常运行管理。

各地在对转运站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还对其加强管理。一方面,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围绕日常运行、设施维保、环保管理、安全管理、站区管理、保障措施等管理内容,细化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制度执行管理,通过组织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特别是安全环保意识教育,提升工作保障水平等,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