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打造“全产业链”现代化龙头企业
——山西建投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2-01-20 09:44:35    作者:丁颖 汤文祥

日前,中国建筑业协会2020~2021年度第二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获奖名单公布,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建投”)3项工程上榜,受到业内外瞩目。

作为我国建筑业质量最高荣誉,获颁“鲁班奖”是对企业工程建造水平的高度认可。据了解,山西建投已累计获得“鲁班奖”46项。尤其是2017年成功改制以来,该集团一跃成为“鲁班奖”获奖大户——2017年4项、2018年4项、2019年3项、2020年2项、2021年3项。

荣誉的获得是山西建投以打造一流现代化建筑业企业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战略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山西建投不断强化“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汇聚可持续增长动能;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构筑强大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发展高度、深度、广度,逐渐打破“传统承建商”“单一承包商”藩篱,印上“建筑服务商”“城市运营商”新标签,“全产业链”现代化建筑业龙头企业发展之路不断走深走实。

强化“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打造可持续增长动能

14天完成桩基施工,24天完成基础混凝土浇筑,59天钢梁钢柱全部吊装完成,65天主体结构全面封顶,120多天实现交付使用……在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新建项目,山西建投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加速度”背后是山西建投对于“全产业链”的“超能力”构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山西建投旗下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等单位深度融合,充分践行一体化设计、自动化加工、精细化施工的装配式建造理念,各工序同期进行、交叉作业,既缩短了工期,又实现了降本提质。

“山西建投具有科研、咨询、勘察、设计、施工以及投资、建设、运营一体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和市场化机制,这是我们的‘底气’。”山西建投董事长孙波表示,“借助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东风,山西建投完成了‘很多过去想做做不成、想做做不了’的事情。”

山西建投以引进战略投资者混改为契机,发力增资减债,做实企业资本金,解决了一系列阻碍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对两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控制,搭建企业资本运作平台;合并重组4家科研院所,引入协同、竞争机制,创新推行所属施工类子企业与设计、勘察、规划等专业化公司协同运营,补齐了“全产业链”短板。如今,山西建投“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显著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不断壮大,完成“设计、科研、检测、监理、数智、金融、地产、集采”八大专业板块重组,形成了集科研、咨询、勘察、设计、施工、投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为建设高品质建筑产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奠定了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以集团‘全产业链’为引领,紧紧抓住省属企业改革窗口机遇期,持续推进科研、设计、勘察优势资源的重组融合。”孙波表示,集团将采取外并内整方式,优化专业板块布局,提高专业资源集约程度和使用效率,同时围绕“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助力优质资产规范上市,培育一家行业排名靠前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上市公司。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

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由山西建投作为承接主体投资建设的山西·潇河新城正在崛起。这座投资总额超500亿元、规划总面积约9.3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涉及地域范围之广、投资规模之大、参与人员之多,创山西建投历年来承建工程之最。

新城建设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为核心理念,积极推动光储直柔、海绵城市等技术的研发应用,打造出一座绿色、智慧的未来新城。城中每座建筑、每个施工环节,都蕴含着浓浓的“绿”意。

新城内第一座交付使用的建筑——潇河新城新源智慧建设运行总部A座,是山西省首个集AAA级装配式、三星绿色、近零能耗标准于一体的高科技智慧建筑。该建筑主体结构、围护体系、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实现全过程装配化施工,装配率达91.5%;建筑外墙采用新型保温材料、被动外窗体系、无热桥设计,并进行气密性处理,减少能量需求,最终使整栋建筑达到近零能耗标准。

潇河新城是山西建投将“绿色”转型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布局调整着力点、探索建筑领域节能减碳和绿色发展的一个典型,更是打造“全产业链”现代化龙头企业的一次关键尝试。近年来,山西建投率先在全省布局7大装配式建筑园区并全部投产运营,每年可为10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及市政管廊、道路桥梁、风电项目提供绿色建材支持,构建集研发、设计、制造、装配于一体的新型建造技术体系,为推动全省装配式建筑发展发挥了领头羊作用。

孙波认为,从“工程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转型,不仅是业务范围的升级,更是经营理念的突破,需要不断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面提升在“双碳”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山西建投持续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设用”“全产业链”协同设计、全专业集成设计及全流程BIM(建筑信息模型)一体化正向设计,研发了包括预制混凝土构件、钢构件、木构件、高性能玻璃、纳米装饰板材、高精度模板以及工地办公生活生产装配式设施等新型建材、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部件部品,业务范围持续拓展。

另一方面,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集团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全领域:组建山西静态交通建设运营公司,以“AI+大数据”智能科技为支撑,致力于实现山西省停车“一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车位共享共用,引领全省静态交通产业绿色发展;成立山西美丽乡村建设公司,启动首批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探索绿色技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实施应用;积极落实企业退城入园、城市绿色发展的要求,对所属山西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行异地搬迁升级改造,投资10.5亿元建设山西建投装备制造园区,主要生产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建筑机械;集团还将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合作成立研究机构,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的研发、中试、成果转化等一系列工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一系列举措,使“绿色”成为山西建投发展的鲜明底色,彰显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成色。

打出科技创新“组合拳” 拓展跨越式发展空间

安徽凤阳明中都文化旅游中心项目,雄伟壮观的建筑外形由近万件木构件组成,其数量之多、工序之繁、工艺之精湛,让人啧啧称赞。这些木构件,全部来自山西建投的装配式木构件加工基地。在“BIM+数控技术”加持下,一些外形复杂、工序繁琐的木构件实现了批量加工,伴随着铣刀飞速旋转,木屑飞舞,一个个精巧古朴、用途各异的木构件从原材料中剥离出来。这些木构件再进行抛光、打磨或修饰,就可直接运往项目工地拼装,木构件加工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施工工序得到优化。

这只是山西建投仿古建筑项目的一个缩影。在科技助力下,古建工程已成为山西建投的独特优势和特色品牌。事实上,从北疆明珠观光塔、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1号机库钢网架工程、明太原古城复建工程等标志性建筑,到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机场四川稻城亚丁机场、拉萨曲水动物园等“高寒”地标项目,都留下了山西建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建造水平和工程质量的闪光足印。

“建筑业并非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可以是‘高精尖’产业。”孙波对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认知,推动着山西建投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正是有了科技创新能力,我们才掌握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加大创新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造“全产业链”企业的关键。目前,山西建投拥有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土木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与山西大学联合共建现代建筑产业创新研究院,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新基建智慧建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北大学共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研究院,在岩土工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水利工程、地下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开展合作,不断攻关建筑核心技术,实现科学技术高效转化。2021年,山西建投全年研发投入达39亿元,累计获授权专利467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奖励71项。

有了技术的支撑,山西建投在仿古建筑、超高层建筑、机场场道、工业设备安装、大网架(空间)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方面占据了行业领先优势。截至2021年12月底,山西建投完成合同额同比增长40.03%,经营总额同比增长26.9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1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50%;连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连续4年上榜ENR(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全球承包商250强”及“国际承包商250强”。

九鼎重器,百炼乃成。作为国企改革排头兵,如今的山西建投正锚定打造“全产业链”现代化建筑业龙头企业目标,以百米冲刺的气势、只争朝夕的劲头、凤凰涅槃的姿态,乘风揽月,破浪前行。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