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谱写垃圾分类新篇章
2022-01-23 13:37:17    作者:尚丹宁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广大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各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解决群众在生活垃圾分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回应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建设美好家园的新期待,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促进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察民情聚民智

各地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依托各种平台和途径,调查了解群众在生活垃圾分类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听取群众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建议。

不少地方的主管部门组织机关干部、技术专家下沉到基层社区,主动登门,与人民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并认真梳理研究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深度剖析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改进工作,完善各类措施,解群众之所难。

有的地方发挥两会代表委员“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作用,接受代表们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评议监督,采纳他们提出的意见建议。

一些地方的街道社区干部在小区内开展“敲门行动”,逐门逐户调查了解,听取居民意见。此外,还以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询意见建议,摸清大家的诉求。  

各地通过细致深入的调查摸底,摸清了群众在生活垃圾分类中最关心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投放点设置不便民;投放设施老旧无法满足垃圾存放需要,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居民健康;定时定点投放的规定没有充分考虑居民上下班时间和投放便利性;要求破袋投放厨余垃圾但没有配置必要的净手设施;有的智能化设备没考虑到老年人使用问题”等。  

解民难疏民愁

各地在找准群众生活垃圾分类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等,并及时加以解决。不少地方通过“召开行业主管部门、技术专家、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等多方议事会;实地走访,到现场勘察情况;充分讨论研究优化完善方案;督促各方按时完成任务落实整改”等举措,梳理出任务内容和任务清单,明确具体办法和措施、工作成果和实际效果,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解决群众在生活垃圾分类中遇到的突出矛盾与难点、痛点问题,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在整改中,有的地方从“头”改起,化繁为简,让有关规定和实施措施等更实用明了、接地气,便于群众理解、操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些地方针对投放点设施建设标准低、布局选址不合理等问题,优化投放点,合理设置投放点位,既方便居民投放又便于垃圾运输车收运。

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桶是居民生活垃圾的主要投放处,也是衡量小区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为方便居民投放,有的小区在原有垃圾投放桶(站)上加装便利脚踏、拉手或缓降式垃圾桶盖,或配置厨余垃圾破袋“神器”,或增加照明设备。有条件较好的小区还选配了洗手池、感应式洗手液机、烘手器等设施,极大提升了居民投放体验,使投放更具人性化、智能化、便利化。

有的撤桶并点小区,设置了定时、误时投放点,制作投放点位一览图,标明投放点和投放时间,尽可能方便居民投放。

一些地方将原来露天投放点位改造升级为垃圾分类屋(亭),密闭美观,遮阳避雨,干净整洁,集分类投放、宣传引导、消毒除臭、照明监控、洗手洗桶、科学排污、定时投放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及时解决了一些群众在生活垃圾分类中遇到的问题,让群众满意,也极大促进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社区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居民小区投放设施和投放环境的改善,使小区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的地方注重投放点与周边景观、环境有机结合,将投放点从人人避之不及的“脏乱臭”变成了市民休闲、儿童嬉戏的高雅小绿地、小公园等,改善了居民的投放环境和生活环境,有效解决了“邻避效应”。一些小区还在垃圾分类屋(亭)外绘制了大型宣传彩绘,吸引不少居民前来打卡拍照,成为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的小区利用撤桶后的空地,因地制宜,就地美化,让污渍之地华丽变身,成为小区亮点景致。

促进居民分类习惯逐步养成。通过升级改造分类投放收集点(站),让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环境更加便民利民,促进居民更加主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大大提升了投放质量和准确率,居民的参与率和积极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支持度也明显提高。不少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经过提升改造后,特别是经过科技赋能,不但“颜值出众”还“便捷智能”,具备误时投放预警、自动语音提示等功能,可以随时提醒居民自觉分类投放。一些地方的分类驿站具备分类知识宣传、趣味小游戏、积分兑换等功能,鼓励和引导居民积极分类、准确投放。居民们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分类的喜悦。居民们表示,小区环境好了,大家也都能做到自觉分类投放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得到强化。在不少地方,一个分类投放点就是一个分类宣传小阵地。一些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普遍张贴分类投放指南、宣传海报,充分利用显示屏、电视机播放宣传标语、宣传片,有条件的还增设了宣教屋和分类综合信息云平台等,鼓励和引导居民积极分类、准确投放。有的地方的垃圾分类宣教屋通过书籍、玩具和智能机器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也进一步提高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水平,促进小区居民养成良好习惯。

提升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各地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垃圾分类新举措,促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措施逐步深化落实,促进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工作机制。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各地解决了群众在生活垃圾分类中遇到的一批“急难愁盼”问题。随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深入,各地将在“巩固成果成效,为群众办好实事,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和落实责任、加大力度、提高标准上下功夫,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把活动经验转化为推进垃圾分类的宝贵财富,持之以恒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谱写垃圾分类新篇章。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