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记陕西西安太乙宫街道共同缔造下的美丽“蝶变”
2022-05-19 20:38:13    作者:王升 李飞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带动下,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围绕“三个全域”街道目标,以党建引领探索“一核多元”管理机制,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路径,以“扮靓人居环境让村庄美起来,带动乡村旅游让经济活起来,激活产业发展让群众富起来”的思路,全力推动乡村振兴,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村民们对于共同缔造活动带来的巨大变化,受益越来越多,感受越来越深。

群众共谋众人拾柴火焰才高

乡村振兴,全民参与是基础。太乙宫街道把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发动群众共商共议,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激发群众共同参与的热情。

众人拾柴火焰才高。东升村积极观摩找点子、多方请教找路子,针对全村环境卫生脏乱差、整治不彻底易反弹等问题,积极组建了网格员、保洁员、信息员、执法员、河道巡查员、党校学员“六员”队伍,对房屋“上中下”、庭院“前中后”、道路两侧“远中近”的乱堆乱放、卫生死角等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轮次清理整治,两年多来累计清理烂木头、破砖块、臭水坑等1200余处,村庄环境大为改观。村民邢女士说:“现在的村子真干净,没土了、没灰了,雨天走在路上鞋也不脏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东升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利深有感触,“只有党员干部时刻走在前、作表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才能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

村庄共建 好思路决定好出路

村子要发展,缺资金既是“老大难”问题,也是共性问题。太乙宫街道各村“一分钱掰成三瓣用”,动员群众捐赠瓦缸、磨盘、瓦罐等,变废为宝建景观节点;整合旧木料、烂轮胎、稻草等资源,重新调整位置,点缀花花草草,变成一道道风景线;结合村内原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打造小公园,其中,名宿花园总投资仅9万元。

位于关中环线、西太路、包茂高速公路交汇处的白家湾村交通便利,不少企业曾伸出“橄榄枝”。面对动辄上千万元的大项目,村党支部守住了生态底线。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创新思路,依托“两新”田园与企业合作,建立认养农业模式,通过集体统一流转农户土地,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条块化分割、美化、绿化、亮化、智慧化田园环境并向外出租,使单一发展的农业产业升级为群众增收的高产出产业。

有了好思路,才有好出路。白家湾村认识到“乡村景色好,游客慕名来”,确定以乡村旅游、认养农业为主的产业集群,让村子变成了“出门即是美景”的花园乡村,成功实现脱贫奔小康。

环境共管 体制内外有机结合

为有效巩固村庄建设成果,做到常抓不懈、常态化管理,太乙宫街道各村群众自发组建了花园乡村自治服务队,对农户房前屋后、街道等环境卫生进行自发管理,一户一块“门前、路中、屋后”三包责任区域,保证自家房前屋后道路干净整洁,每月一次监督检查、评比表彰,有效地解决了乡村环境治理效果易反弹的问题。群众通过整治自家门前卫生,不仅能获得表彰,还能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人人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为了让村民们积极参与共同缔造活动,太乙宫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打造多元治理队伍。街道办主任佘华表示,他们正积极探索新时代“能人+”工作模式,成立乡贤治村委员会,在各村选出有突出贡献和德高望重的乡贤,把体制内的工作与体制外的能人相结合,形成双重工作机制,共同“治村、协村、助村、帮村”;组建“六员”队伍常态化排查问题,借助“六位一体”平台,建立“发现问题—收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小时机制”;组建“花园乡村自治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道德模范队伍”三支队伍,通过文明积分银行超市开展兑换活动,调动村民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文明共评 小奖品更是大荣誉

太乙宫街道四皓村建有一条新时代文明长廊,村史馆旁边还建有新时代文明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垃圾分类、孝老爱亲、生态保护等主题赫然入目。村民在闲暇之余,接受了文明思想的熏陶。

目前,太乙宫街道11个村建有14个村史馆(广场),实现村史馆全覆盖、村村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各村由党支部牵头、道德评理会提名,对优秀志愿者、道德模范、美丽庭院和花园乡村文明户定期评比,形成道德教化、文明约束的管理体系。

“这些爱护村内环境、帮助困难群众、做好人好事的志愿者,上台领取的并不是一件件小奖品,而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四皓村党支部书记骆小爱认为,通过文明共评,村庄环境如今越来越好,乡风越来越文明,好人好事已经蔚然成风。

成果共享 利用优势发展经济

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需要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共同缔造活动理念推动乡村振兴进程,让更多群众共享建设成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四皓村虽然交通便利、市场投资意愿强烈,但因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高,不得不放弃部分项目。面对较为薄弱的集体经济,为了提升村民经济收入,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西安翻译学院驻地优势,同该校签订定向用工协议。目前,全村425人在学院从事后勤、安保、宿管、图书管理等工作,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余元。该村还同时打造了蔬菜供应基地、蓝莓产业基地等,为西安翻译学院供应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户实现稳定增收。群众不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就赚了钱。

太乙宫街道党工委书记赵伦宏表示,要让环境美起来、群众富起来,关键是让班子强起来、党员干部作风硬起来。

“必须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变‘独角戏’为‘大合唱’,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事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广大农村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他说。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