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防暑降温出巧招 建筑工地有“凉”策——各地应对高温天气保障施工安全观察
2022-07-14 09:22:49    作者:纪沐辰

连日来,我国多个省份出现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在上海、山东、重庆等地建筑工地,为应对高温,工地除了为一线作业人员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凉茶等防暑物资外,还增加了遮阳棚、遮阳伞等设施,有的工地还对一线劳动者开展中暑急救培训。

贴心服务,巧避暑

“一定要多喝水。”7月12日上午9点,在上海嘉定菊园31-01共有产权房项目施工现场,相关负责人正在为工人发放盐汽水、凉茶、清凉油、毛巾等防暑降温物资。

据介绍,该工地已储备了2000瓶盐汽水、上万瓶藿香正气水以及1000盒龙虎人丹,供建筑工人使用。

时间刚过上午9点半,工人们便陆续停工,来到新增的遮阳棚休息。该休息点虽然空间不大,但电风扇、酸梅汤、大麦茶等防暑降温设备、物资一应俱全。

“打混凝土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50多摄氏度,一旦感到身体吃不消,我就可以来这儿休息。”泥工杨师傅说。

项目负责人表示,工地上的喷淋设备24小时开启,为工地降温。此外,项目部还在生活区装配了24小时保供热水器,每间宿舍配备空调,并定点配置饮水机等后勤保障设施,确保劳累一天的工人能洗热水澡、睡清凉觉。

而在山东泰安师范附属学校虎山路校区建设现场,项目依靠装配式建筑新模式,建设进度未受高温影响,正有条不紊按期推进。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把户外施工变为户内生产,让大量露天作业施工人员,进入厂房进行流水线作业,既改善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也保证了项目进度和质量。”

泰安市推广的装配式建筑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建模设计、流水线加工,将户外施工场地搬进厂房。同时实行户内外作业轮班制,缩短单人露天作业时间,有效确保高温环境下建筑工人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错时施工,保安全

日前,在重庆永川普康医疗器械生产项目一期1标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下午4点钟左右,数十名建筑工人坚守在各个区域,虽然每个人的皮肤都被晒得黝黑,但却干劲十足。

“我们现在是错时施工,上午是6点至10点,下午是4点至晚上8点,避开了最炎热的时段。”43岁的王兵从事工地支模工作已有20余年,他说道:“支模班工人必须戴防护手套作业,如果不戴防护手套的话,由于钢管被太阳晒得很烫,没办法作业。”支模工基本上是露天作业,由于建筑任务重、时间紧,大家都抓紧有利时间工作。虽然酷暑难耐,汗水湿透衣背,但他仍和工友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在江西上饶行政中心区块立体综合利用项目工程工地,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塔吊操作员刘毅说:“这几天高温,项目部调整了我们的作息时间,有时候上午10点左右就可以下班了。”

据悉,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求全市各工地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作业、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工序和工程量,严禁高温天气盲目抢工期、冒险蛮干、违规作业,严禁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违规加班加点;规定除抢险排危作业外,当日气温超过37摄氏度以上、40摄氏度以下(不含40摄氏度),严禁11点至15点进行室外作业;当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时,施工单位经采取降温措施不能使施工场所温度低于37摄氏度的,应当停止施工作业。

应急演练,防隐患

高温之下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谨防中暑。为有效应对,安徽六安南山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六安市蓝天救援队,在六安市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部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内容包括高温天气施工注意事项、中暑救援实操。

在中暑救援应急演练中,主要针对心肺复苏进行培训。遇到突发的危急时刻,让每一个“第一目击者”充分把握黄金四分钟,做到科学有效的施救。蓝天救援队培训组组长为建筑工人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要领及注意事项,并进行了心肺复苏操作示范,工人们在培训组组长的指导下进行了实际操作。

此外,夏季高温还容易引发火灾等事故,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在浙江宁波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南部商务区站项目现场,为加强消防管理,项目部对配电箱、仓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区和木工作业、动火作业等区域加强巡查,确保灭火器数量配备到位,发现隐患立即整改闭合。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