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一起绿色出行 共造“幸福通勤”之城
2022-09-22 10:36:36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杨若男 梅云秋

专家观点:完善配套设施,让共享骑行更好地融入城市

微信图片_20220922103655.jpg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数据应用与创新中心主任 付凌峰

让市民尽享出行便利一直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绿色出行成为城市交通的主流出行方式,市民对日常通勤“最后一公里”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共享骑行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进入新发展阶段,共享骑行需要从关注“有没有”到“好不好”,切实以百姓需要为导向,提升服务质量,尤其在服务疫情常态化管控、助力生活圈建设、促进夜经济发展等适配度高的场景发力。

对比2020年,我们发现人们的共享骑行习惯在发生改变。共享单车2公里以上的中长距离骑行需求显著增长。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为沈阳、昆明、兰州,分别上升了7、6、6个百分点。同时,夜间骑行比例上涨,南方城市更为突出。共享单车夜间骑行占比7.7%,共享电单车夜间骑行占比10.4%,对比2020年分别上涨1.6、2个百分点。

当前,共享骑行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有益补充,同时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减少碳排放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说,共享骑行可以与减碳骑行画上等号。

去年,共享单车用户人均年减碳43.3千克,共享电单车用户人均年减碳52.1千克。Ⅱ型大城市(常住人口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涨幅最为明显,活跃用户人均年减碳量平均增加9.7千克。其中,呼和浩特市、南昌市和海口市增幅均高于10千克,分别为14.2千克、12.8千克和10.9千克。

同时,共享骑行提升着市民生活的幸福度。目前,我国近80%的轨道站点已有共享单车服务,有效缓解了大多数人通勤路上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共享电单车塑造的“骑行+”生活圈,让市民可以更加便捷地触达各类生活服务设施,促进城市夜间经济繁荣,拓展餐饮业辐射范围。以成都犀浦夜市为例,周边的共享骑行强度呈现“早低晚高”趋势,在17时至23时达到峰值,期间订单量占全天的52.2%。

随着共享骑行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交通安全也成为企业、政府和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共享单车、电单车的骑行者之所以出现乱骑行、乱停放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人们无路可骑、无地可停。

城市要通过完善市政交通设施、道路停放空间和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慢行交通有关政策要求,引导共享骑行健康发展。

要在城市、乡镇开发建设及项目立项规划的同时,为共享车辆的通行、集中停放、充电设施设备预留空间,为依法规范管理车辆提供场地、设备、设施建设的支持。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等,应当合理规划,配建、增建共享车辆集中停放场所。

此外,还要做好共享车辆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将共享车辆通行管理纳入交通技术监控管理系统。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