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古村焕发新生机——湖南怀化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活化利用
2023-03-28 11:05:29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黄莎 黄博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公布了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目前,湖南省怀化市共有187个村列入其中,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

走进怀化,宛如走进“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2.76万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187个中国传统村落,点缀着万余栋青砖黛瓦、翘角飞檐的传统民居。

怀化也是“多民族文化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0%,侗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等50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凝结出一大批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村落。

作为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主战场,怀化如何克服经费不足、保护难度大等问题,走出了一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活化利用之路。

保护开发,让古村活下来

漫步在会同县高椅古村,仿佛打开了一扇明清的时光之门,青砖、封火、高墙,在绿树清溪的映衬下显得古朴幽静。

“该村现保存有600余年的古建筑104栋,被专家誉为‘古民居建筑活化石’。”沿着石阶而上,会同县高椅古村景区管理所所长杨武强介绍起来,古村是以杨姓为主聚居的大村落,整个村寨共630多户2300余人。

杨武强坦言,传统村落是活着的历史。由于村庄人口密度大,给古村保护与开发带来较大困难。如何通过活化利用,既保留原始风貌,又满足村民对更好居住环境的需求,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通过实地调研,会同县将高椅古村划分为旅游综合服务区、古民居建筑观光区、巫水休闲旅游区、农耕文化旅游区,以求最大程度保持原有的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

同时,在充分征求和尊重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套方案:一是对景区内民居进行修旧如旧,另一个是在古村外围建设新村,计划修建34套民居,将部分村民从古村内迁出,减轻古村人口压力。

为尽快推动高椅古村“活起来”,会同县还创新了政府垫资修缮、租赁保护利用、土地置换和产权转让等模式,并成立“高椅村劳工队”,组织在家青壮年参与古村建设。同时,撬动社会资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传统村落。

如今,房好住了,路好走了,日子美了。高椅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与利用给村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谈起村里的变化,土生土长的村民杨冬梅颇有感触,“古村重焕生机,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哩。”

如果说传统建筑的修缮是“塑形”,那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净面”。

走进洪江市龙船塘瑶族乡翁朗溪村,就被这独特的瑶寨风光所吸引,精致的吊脚木楼,争相绽放的花木,令人心旷神怡。

“以前这些地方都是堆放杂物的,你瞧,现在多漂亮。”见到有游客来,村民许又宾不禁向大家夸赞起自家的小菜园。

为建设美丽翁朗溪村,该村不仅创建组规民约、村组“清洁日”,还谱写了村歌,设计了专属LOGO。

“人居环境整治让传统村落更宜居。”村干部介绍说,通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村容村貌得到整体提升。

2019年开始,怀化市相继出台《怀化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怀化市村庄规划和村民建房管理条例》,传统村落保护正式进入法治化轨道。

据市人大农业委综合科科长朱烨介绍,条例出台后,市人大常委会就全市贯彻落实条例相关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形成问题清单30余条,督促政府一一持续跟进整改,为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留住美好“乡愁”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旅融合,让古村活起来

阳雀坡村,是深藏在溆浦县雪峰山的一座传统村落,距今已有300余年。得益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民族村寨保护政策,这里的古建筑群和民族文化被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下来。

2023年春节,阳雀坡村再次火爆“出圈”。围火塘、舞龙灯、唱阳戏、草龙灯等一系列年味项目,吸引了长三角、长株潭等地游客纷至沓来。

“没想到在雪峰山这个古村落,民俗文化竟保存得这么好。”来自广州的市民刘先生不禁感慨,哭嫁、迎亲、抛绣球、纺纱、挑花、刺绣等节目轮番上演,让游客享受了一场精彩的民俗文化盛宴。

“吃上旅游饭,风景变钱景。”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华阳介绍说,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从乡村旅游中获益,阳雀坡古村落以山水资源入股,与雪峰山旅游公司联手,结成政府、农民、开发商利益共同体,村民纷纷回乡参与旅游开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5万元,户均增收2000余元。

和溆浦阳雀坡村一样,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已成功创建4A级景区,带动了当地80%的农户就业。

“我们以租赁的形式保护传统建筑,在租赁期内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负责修缮、维护村民房屋。”通道皇都民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居敏说,传统民居多属于村民,普遍面临修缮资金短缺等问题。通过租赁方式参与保护,由公司承担修缮费用,村民不但可以从中获得租金,也省去了高额的修缮费。

“楼下做门面,楼上做民宿;白天干农活,晚上演节目,现在收入比以前翻几倍呢!”村民欧巧纷说。

文化铸魂,让古村活得好

春日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岩脚侗寨生机盎然。岩脚侗寨始建于宋朝,拥有着神秘悠久的母系文化、质朴厚重的驿站历史、浓郁独特的人文民俗。

在这里,你可以喝上一碗别具特色的侗家油茶,吃上一口色泽乌黑、香气四溢的黑米饭;尝试一下纺纱线、织草鞋、绣荷包的乐趣;学习一下石磨豆浆的传统手艺……

“我们带给游客的不仅是民族风情的传统建筑,更有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该村村支书杨顺现说,通过与游客的互动,当地民族文化也得到原汁原味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村落存储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要保护外在“筋骨肉”,更要传承好内在的“精气神”。

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古侗寨,侗寨民居依山而建,一条青石板路蜿蜒往上。

“‘通道会议’后,红军西进贵州时走过这条路。”村民杨正益讲述着“一盏马灯”的红色故事。虽已76岁高龄,但只要遇到游客来村里,杨正益就会详细地解说当地的红色故事。在他看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鲜活的历史课本。

为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和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怀化还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了28个“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传统村落文化禀赋、自然生态、人文风貌,真正实现传统村落文化活起来。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在于物质层面,更在于文化和精神层面。”怀化市文化馆研究馆员、馆长杨芷清认为,只有发挥“人”的关键因素,存续‘活态传承’,重视创意提升,形成数影共生、融合赋能,怀化的传统村落才会焕发青春活力,文化遗产才会代代相传。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仅停留在政府与专家层面上,更应是村民的自觉行动。要继续发挥群众的力量,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形成多方合力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为主,汇聚起传统村落保护的强大力量。”怀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旭东表示,将坚持以历史文化资源为魂、以现代农业产业为基、以文旅融合为媒、以全民共同缔结为法,积极探索建立“传统村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