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宋城通讯 |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东坡文化与历史名城保护传承之六
2024-05-07 10:03:16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胡春明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宋元符三年(1100年)五月,吴子野从广州带来东坡获赦内迁廉州的喜讯。此前正月,宋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大赦天下。

怀乡恋阙,是逐臣迁客共同的心愿。然而,当日夜盼望的归帆忽然停在来时登陆的通潮驿,东坡心中却充满深深的留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他从心底迸发的在海南最后、也最为惊人的诗句。

从缙绅服紫,到戴笠履屐,在海南的三年时光给东坡以奇妙的生命体验,他则予海南深远影响,更为后世留下无尽的遗产。儋州三年,他续写完成《东坡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三部经学著作,撰写文章160余篇,创作诗词170余首。

东坡生平存诗2700多首,大体以贬谪黄州为界,早年多刺世之作,并具李白纵横驰骋特征;晚年追求“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从扬州开始的“和陶诗”在儋州完成,共124首,具有陶渊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风格特点,清新淡雅,托意高远。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说:“余观东坡自南迁以后诗,全类子美(杜甫)夔州以后诗,正所谓‘老而严’者也。子由(苏辙)云:‘东坡谪居儋耳,独善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东坡行书《渡海帖》是宋人“尚意”书法的代表作,一派天真烂漫,心手无间,纯任感情挥洒,是书法史上的仙品,乾隆皇帝评价“见率真”。东坡的椰子冠、天门冬酒、真一酒、东坡蚝、玉糁羹,在服饰、饮食文化界至今仍是美谈。

东坡离开海南后50年,北宋李光的《载酒堂》咏叹:“东坡文章喧宇宙,粲如日星垂不朽。”“莫嗟寂寂路荒芜,亦有幽人时载酒。”1996年,儋州市成立中华诗联学会;2002年9月,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分别授予儋州市“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称号。2013年,儋州荣获“中国书法之乡”称号。2018年,海南省苏学研究会成立。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2023年2月18日,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开幕,全面集中展示近年来海南省东坡文化保护和利用的成就。在当天举行的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上,200多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品论东坡。大会还有展览、演出、文创、美食文化体验等特色活动,气象万千的东坡文化,光耀南天。据悉,第二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将于今年11月在儋州召开。

ImageFetcher (2).jpg

本报记者胡春明在儋州东坡书院采访。于洪波摄

海南省出台《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及农文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海南大学成立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除了儋州东坡书院、海口苏公祠以外,东坡在海南留下遗迹的其他地方,也都悉心挖掘、保护、传承其文化和影响。海口市演丰镇瑶城村始迁祖为北宋武魁符渚,元符三年,东坡离琼前曾到此一游并留下《惠通泉记》,自此瑶城村文脉兴盛,是闻名琼北的举人村。临高县波莲镇苏来村相传因东坡留宿而得名,“懿矣兹石,君子之侧”的《端砚铭》即作于此村,村里今存东坡井。昌化大岭又名峻灵王山,东坡游览时写下《峻灵王庙碑》,“峻灵王文化空间”被列为昌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在澄迈县举办“苏东坡与海南民俗”雅集座谈会,梳理相关文献史料、人物风情。

儋州,古称儋耳。东坡初从琼州府到昌化军,路过峻拔于海滨平原的松林岭,此山是火山喷发遗迹,东坡不知其名,呼之“儋耳山”,并以之为题作绝句:“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诗貌似写山,实则自况——虽遗弃海外,但仍堪为补天之材。

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五月,北归途中,东坡再访润州金山寺,于寺中见李公麟为他画的一幅肖像,感慨万千,题下一首六言绝句:“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坡虽然一生宦游颠沛,但难掩少年成名、才冠天下的风光。他曾在制科考试中独占鳌头,创北宋科举奇迹。他也曾居庙堂之高,任吏部、兵部、礼部三部尚书,“历典八州”,先后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的太守,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正三品),当过帝师。然而,在去世前两个月,他为什么却说一生的功业尽在黄州、惠州、儋州呢?

著名学者徐中玉说,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他的贬所,一处比一处艰苦。在这几个贬所,他看到了人民生活的艰难、人民中存在真淳质朴的感情、人们自食其力的可贵。他的同情民生疾苦、揭露政治黑暗、反对民族压迫、进行自我批评的作品,大多是在这些地方写成的。他还力所能及为当地人民做了不少其他有益的事情,至今仍为当地人民所乐道。

“莫叹先生苦不堪,何曾翰院胜茅庵。八州风范三州业,赢得人间世世谈。”其实,不只是“贬谪三州”,在宦迹所及的其他地方,江湖依然流传东坡美名。

凤翔府是东坡为官第一站。作为凤翔府签判,他下车伊始就修改衙规,减少渭河水运的劳役和伤亡。

东坡两次到杭州为官,任通判时整治六井,解决百姓吃水困难,写下《钱塘六井记》;任太守则奋力赈灾,疏浚西湖,修筑苏堤,“三潭印月”至今仍是深情的记忆。

知密州,“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身先士卒灭蝗灾,更筑风雅超然台。“诗酒趁年华”,留下“密州三章”,“十年生死两茫茫”“明月几时有”“西北望,射天狼”,千古风流词不输“大江东去”。

知徐州,指挥抗洪抢险,建“黄楼”以纪。

知湖州,祈雨黄龙洞。在任仅三个月,“乌台诗狱”案发,民为之“作解厄道场累月”。

登州太守仅五日,却上两道奏章:《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乞罢登莱榷盐状》,百姓铭记恩德,建“苏公祠”,民间传颂:“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

知颍州,废奢靡水利计划;知扬州,停办芍药花会;以兵部尚书身份知定州,整肃军容。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句为读者所熟知,出于东坡黄州传世名作《定风波》,被视为东坡达观人生的标签。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上引词句被东坡在儋州又重复一次,用在《独觉》诗中:“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翛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黄州,经惠州,到儋州,东坡以坚韧和旷达应对逆境,林语堂曾评价他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其实,所有的胸怀都是用委曲撑大的,东坡自语:“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只有历经沧桑,扶轼瞻远,宠辱不惊,才有抹平“晴雨”的气度。

李一冰《苏东坡新传》说:“苏轼生命中,天赋一腔迈往之气,一副热烈心肠,再经后天儒学者的严格训练,两者统合起来,成就为一个抱负非凡、才气纵横的知识分子。他那胸襟浩荡而正气凛然的人格,随时随地发出灼灼的光芒,照耀在人们的眼前。”

此地能开眼界 何人可配眉山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仙逝于常州,享年66岁。崇宁元年(1102年)闰六月,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钓台乡上瑞里嵩阳之峨眉山。

崇宁年间,宋徽宗赵佶将苏轼、司马光等309人列为“奸党”,蔡京将他们名字刻于石,宋徽宗亲书“元祐党籍碑”额。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即东坡葬郏68年,宋孝宗赵昚方为东坡官方平反,谥“文忠公”荣衔,赠太师官位。宋孝宗还为《苏轼文集》作序:“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放浪岭海,文不少衰。”“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至是而大成矣。”“信可谓一代文章之宗也欤!”

然而,世上已经不需要任何皇家碑表定义东坡的存在,他身后的飓风将会吹遍五洲寰宇。

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东坡从黄州北归,途经金陵,野服拜见归隐的前宰相王安石,安石骑驴迎接,两位旷世才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东坡别去,荆公望其背影喟然长叹:“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ImageFetcher (3).jpg

海口苏公祠 本报记者胡春明摄

“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民国四年(1915年),琼崖道尹朱为潮撰写海口苏公祠楹联,“眼界”对“眉山”,可谓是妙对,堪称品题东坡的名作。“眉山”用籍贯代指东坡。“此地”指眼前苏公祠,大而广之,可指海南。千年来,有哪位文化名人对海南的影响能超过苏东坡呢?而且,又何止海南,即使放眼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像苏东坡这样的文化巨人又“岂多见哉”?

“苏东坡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他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顽强、智慧、快乐生存的灵魂样板。”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22年3月,海南省高位推动全省东坡文化遗存调查和梳理、保护、利用工作,同年4月底,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保护和利用好东坡文化”。2024年,海南将在年内完成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准备,东坡文化是海南历史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千年苏学可为自贸港建设提供思想智慧与精神力量,东坡文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也是自贸港的宝贵资源。

李公羽介绍说,东坡文化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面向世界最具代表性金字招牌,“琼州别驾”苏东坡是海南第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他让全世界仰望中华。国外研究者把苏东坡置于人类思想发展史和世界科技进步史大背景之下加以审视,认为他从“儒释道”三者的会通合流中寻求精神自由,代表着人类思想发展历史高度。2000年,法国《世界报》曾以“影响人类历史十个世纪”为标准,推选全球公元1001~2000年间12位“千年英雄”,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2017年11月,栾城、眉山、开封、凤翔、杭州、诸城、徐州、湖州、黄冈、宜兴、蓬莱等18个东坡遗址遗迹地城市在眉山签署了《东坡文化传承与当代城市发展眉山宣言》,这些城市留下500余处东坡纪念景点,“十八城”协同开展东坡遗址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中国“历史治水名人”评选揭晓,苏东坡成为首批12人之一,与大禹、李冰等并列。

本栏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指导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