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小厕所转动大民生
2018-12-16 13:25:41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李大勇

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和社会文明进步。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先后投入2673.9万元,新建21座公厕,改造升级64座老旧公厕,在全省率先推出城市公厕微信导航地图,遵循“一厕一景”、“一厕一品”的理念,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绿色生态节能、方便舒适智能的公厕相继亮相,掀起“厕所革命”新高潮,补齐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文明短板,增强民生福祉的新优势。

222.jpg

匠心设计

“最美”公厕扮靓城市

在三十岗乡音乐小镇,有一座蓝顶白墙的欧式小屋,它是庐阳区首座AAA级旅游公厕。音乐小镇公厕采用地中海式的建筑风格,与音乐小镇周边环境协调。公厕门窗均采用圆顶设计,真石漆外墙面上雕刻着欧式纹饰,搭配门前两根“罗马柱”,艺术气息铺面而来。内部摆放了郁郁葱葱的绿植,男女公厕标识亦使用欧式元素,辨识度高且不失美观。墙面悬挂着绘有不同乐器的画框,如厕时还能欣赏到艺术品一般的墙饰。

在塘西河公园,三座清新脱俗的新公厕也已建成启用。主体部分均采用坡屋顶式设计,在绿植掩映间,仿佛一座座林间小筑,受到来此休闲锻炼的市民欢迎。在著名的包公祠附近,有一座与景区特点相结合的“廉文化”公厕,不仅提升了建筑外观,还引入传统的徽派建筑风格元素,成为具有合肥地域特色的“一厕一景”。

技术革新

公厕“玩转”高科技

在长江东大街与滁州路交汇口西南角,有一座集纳了光伏系统、通风系统、网络系统、除臭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厕位显示系统的“黑科技”公厕。公厕外墙的电子屏,上方是网络电视,下方显示厕位使用情况。公厕安装了人脸识别厕纸机,“刷脸”可得厕纸,每小时可获取一次。下雨天,公厕屋顶的主蓄水池及四周的蓄水通道会收集雨水,蓄满并自主处理后用于厕所冲洗。此外,这里还配备了擦鞋机、可供借用的雨伞等。

2017年1月,安徽省首座“智能生态公厕”在合肥市府广场地下通道内“上岗”。该公厕采用新型液固气分离技术和螺旋传感压缩脱泥技术,将公厕污物中的可视颗粒物脱水成含水量约75%的污泥,通过自动收集设备密封收集。脱泥后的污物再次生化降解,排出物和粪便可加工成肥料循环利用。公厕的使用次数等数据实时传入管理平台,管理员通过管理室或手机查看相关数据。如遇设备损坏等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管理员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

合肥市匡河路与桐文路交汇口以西,有一座温馨的无水防疫智能公厕。公厕的便池有两道密封盖,使用完毕后,密封盖自动封闭,粪便会进入管道内进行特殊处理,全程不用一滴水,不产生任何异味,一年能省下三四千吨水。厕所右侧安装了一台量子弱磁场共振分析仪,市民手握手柄,就能进行血糖血脂、心率、骨密度等体检项目。


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