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征文:“水电之家”变迁记
2019-01-25 10:39:10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万啟林

js5bYW5BC727.jpg

何为“家”?从物质层面理解,家就是与亲人共同生活的场所;从精神层面解读,家是情感的归宿、心灵的港湾。我因工作原因常年奔走于外地,对于家有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眷恋,所以我对于家的印象格外深刻,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家”的变迁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那时,住房条件非常简陋,大部分职工还“蜗居”在小平房里或筒子楼的单间里,单元式的楼房更是寥寥无几。为了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单位组建了专业的房建队,盖起了单元式红砖住宅楼。1980年春节前夕,我家幸运地分到一套楼房住宅,告别了“蜗居”棚户区的时代。还记得,那时候没有装修的概念,为了早日搬家过年,年事已高的姥爷特意从老家赶来帮我们“拾掇”新家。姥爷独自带着工具在新家里搬砂石、抹水泥、粉刷墙面、打造灶台等,就连家具也需要自己找材料,再请木匠上门制作。

在姥爷的帮助下,我们一家很快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窗明几净﹑布局舒适的新家。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姥爷双手叉腰,伫立于阳台上,赞叹道:“瞧瞧这房子,过去地主老财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可是,没想到,那年春节,尽然成为我们和姥爷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从那时起,人们的居住条件一变再变,越变越好。

上个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全国各个角落,市场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住房需求,单位落实国家政策,率先实行了住房制度改革。以前只有居住权的公产房,通过改革,真正成为我们个人的“家”。与此同时,城镇化建设提速,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芦席棚﹑干打垒﹑小平房等住宅逐步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通水、通电、通气的全民进楼时代到来。

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兄弟姐妹各自成家,从父母居住的红砖楼搬进了带电梯的高层住宅。与老宅相比,我们兄弟姐妹现在居住的小区,精装修、家具电器一应俱全,可以拎包入住,再不用自己动手抹灰、制作家具。小区不仅绿化得像公园,管理更是现代化——人车分流、刷卡进小区、刷指纹入户。随着住宅配套公共设施、服务的提升,现在,我们出门就有公共交通,步行5分钟就能进公园,看病也很方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在小区内。

我们的住房条件一次又一次得到改善,各家日子都是越过越好。每逢节假日,我们兄弟姐妹都带着家人回家与父母团圆。父母总是忙前忙后,忙里忙外,不亦乐乎。

前几年,父母相继去世。回首往事,父母对我们的爱,总是那般无私而厚重,点点滴滴都能让我满心温暖。父母的旧居,我们一直保留至今,没舍得变卖,更没有出租,依旧维持原样,目的就是留一份思念,留住“家”的感觉。

每逢春节,我们兄弟姐妹都会回到故居,凝视母亲用过的缝纫机,轻抚父亲用过的老茶壶,睹物思亲。当年,这座红砖楼醒目又气派,在成片的棚户区中“鹤立鸡群”,让人无比羡慕。如今,葛洲坝工区早已成为一座水电之都,高楼林立中,这座红砖楼房历经40年的风风雨雨,显得低矮又陈旧。但无论如何,它是一部“水电之家”的变迁史,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改革开放的见证。


ggkf4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