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高质量社区治理的活力有赖于持续创新
2019-04-04 14:12:35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徐家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重点、主攻方向和推进策略,为开创新形势下城乡社区治理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以及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最终落脚点,将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不但会深刻影响亿万民生,更直接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社区是一个区域范围内的人们由于生活和工作需要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共同体。传统的社区基本上是自然社区和单位社区。在农村,村民祖祖辈辈居住在某个地方,往往根据地理状况形成一个个自然村,即为农村社区。在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单位提供住房统一居住,形成单位社区,成为单位行政化的延续,与外界没有更多联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计划经济体制调整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单位社区逐渐被商品房社区所取代,居住在社区中的居民由熟悉变成陌生,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程度等都有较大变化。在变革的时代和转型的社会中,社区有许多问题需要面对,不少矛盾亟待解决。因此,高质量的社区治理活力显得非常关键,重点有赖于持续创新。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是持续创新的前提。尽管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有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社会主要矛盾出发,观察和把握社区治理的发展全局,可有效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社区客观环境出现变化,居民的主客观需求随之调整。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治理的思维与观念要求变革与创新,把传统的思维习惯调整为持续创新的思维习惯,更快、更全面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以适应新时代社区新需求所作出的新安排。

在持续创新思维的指导下,有必要持续创新组织、调整组织结构、完善组织功能、培育新组织。社区活动通过人和组织进行,传统的组织结构可能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在社区组织中,传统的街镇政府包揽了社区所有事务,成为全能政府,无法及时回应居民需求,因此需要转变行政职能,赋权于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自治组织行政化色彩较浓,应与行政逐渐脱钩,多倾听居民意见,还自治组织的本来面目。社会组织与街镇政府和自治组织有较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处理社会事务过程中,显示出其特有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社区资源比较分散,这几年兴起的社区基金会正好弥补这一空白,通过社区内外资源集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供资金给其他社区社会组织,形成社区治理中资源供给、资源转换与资源产出的一体化链条。

在持续创新思维的引导下,社区治理还需持续创新技术。随着网络时代来临,人与人的关系不仅仅是面对面的关系,还包括远距离的直接联系,需要现代网络技术持续更新。社区治理呈现出政府主导、企业主导、社会组织主导三种类型的社区网络技术新方法,如“社区通”、“智慧社区建设”、“全空间睦邻服务网”等。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社区事务的方方面面,促进各方加强合作沟通,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高质量的社区治理,持续创新的策略必不可少,把创意通过项目设计转化成行动和实践。目前,民政部门正倡导优秀社区工作法,成为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备工具。这一工作法的重要特点是切实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做到人事、项目、活动和事务的有效性。

在高质量社区治理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环境条件的差异,对一些现象容易出现不同的理解,并产生误区。

误区一:全面管理,分工不明。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党组织在社区创新中起着引领政治方向的作用。但实际生活中,党组织往往要决定熟悉和不熟悉的所有事务。这一方面无法调动其他组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造成政治方向与所有事务混同,分散党组织的注意力,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最终导致“形式上重视,实际严重弱化党组织领导”的结果,使社区治理的持续创新活动迷失方向、失去灵魂。

误区二:投入越多,持续创新越强。社区治理既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有人认为只要投入多,社区治理效果就好,创新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但事实上,投入与创新没有必然的关系。

误区三:企业商业化运作与社区持续创新无关。企业通过商业化运作,提供多种商品服务大众,获取相应利润。街镇政府、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公共事务服务和社会事务服务,没有利润目标的要求,表面上与企业商业化运作没有必然联系——前者是营利机构,后者是非营利机构。但事实上,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思维与运作模式可以为社区治理创新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传统的慈善超市在帮困济贫服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政府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无法平衡收支,从而成为负担。改良版的慈善超市由社会组织与企业共同经营,社会组织帮困和提供志愿服务,企业提供经营的利润可减少政府投入,确保收支均衡和可持续。慈善信托又是一种新的形式,是社会组织与信托公司的相互合作,借助商业运作模式,为社区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公益资金,延续社区事务发展。

通过持续不断的思维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策略创新,确保高质量社区治理的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社区真正成为每个居民的美丽家园,形成各有特色、富有生机的社区文化共同体,维护社会稳定,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