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数字乡村建设进入新时代
2019-05-31 10:48:00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王谦

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在我国广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但是,还存在顶层设计缺失、资源统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急需进一步发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纲要》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并部署了十项重点任务。这标志着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进入新时代。

《纲要》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的目标,并制定了“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第二步,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第三步,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第四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乡村体系

数字乡村是智慧发展理念在乡村区域的应用,是由智慧城市概念延伸而来的。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在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的进程。数字乡村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在农村生产经营、乡村治理、居民生活、资源环境等多领域的智慧化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农村地区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全面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发展形势。

新时期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需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培育信息时代新农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坚持绿色推进,建设智慧绿色乡村

绿色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主要体现。数字乡村建设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对此,《纲要》明确,提升乡村生态保护信息化水平。建立全国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数据。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高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重点监测,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倡导乡村绿色生活方式。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与保护,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

坚持统筹发展,打造城乡融合格局

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相关理念和信息技术等同样适用于乡村。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良好融合,也是建设数字乡村的应有之意。但是,数字乡村建设更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生活、新产业、新管理等,以提高乡村整体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数字乡村的建设需要在整体设计框架上,尊重差异、因地制宜,推进数字基础建设和数字应用与创新。

《纲要》提出,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要求强化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协同并进、融合创新,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感知体验、智慧应用、要素集聚、融合创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辐射和带动乡村创业创新。

数字乡村建设应分类推进。对于集聚提升类村庄,应全面深化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培育乡村新业态。对于城郊融合类村庄,应引导发展数字经济,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对于特色保护类村庄,应发掘独特资源,建设互联网特色乡村。对于搬迁撤并类村庄,则应完善网络设施和信息服务,避免形成新的“数字鸿沟”。此外,还要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推进各部门涉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有效整合。统筹整合乡村已有信息服务站点资源,推广一站多用,避免重复建设,还要促进数字乡村国际交流合作。

创新机制体制,积极推动数字创新应用

数字乡村建设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符合农村需求和乡村发展需求的数字应用功能,创新探索新技术在乡村的应用。

《纲要》要求,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坚持共享推进,深化信息惠民服务。乡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农民需求,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设数字乡村,离不开信息技术。同时,还需要政府、社会力量、基层组织、村民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