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智慧停车:车主更从容 城市更轻松
2019-11-25 13:47:32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杨洁

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正在逐年递增。与此同时,停车设施数量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状况逐步显现,停车难、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治好停车难、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传感网、人工智能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加速改变着城市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以大数据、云计算作为新时代城市基础技术手段,赋能传统基础设施改造。智慧停车系统的面世,不但为广大市民带来全新体验,也提升了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

停车机器人“横空出世”

汽车业一直是AGV(自动引导车)技术应用率较高的行业。为提高生产率与自动化水平,实现少人化、低成本目标,车企纷纷在产品总装、零部件生产环节应用了AGV技术。随着应用不断增多、技术不断成熟,AGV技术开始向其他领域延伸,停车机器人成为了典型应用。

AGV技术近年来开始进入智慧停车领域,目前已有数十家企业涉足,痛点在于落地应用较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不久前正式投用,使一套名为RAY的停车机器人系统“火”了一把。

据了解,RAY停车机器人系统由控制中心、停车机器人、充电站、停车站和客户端构成,让“停车难、找车位难”成为历史。人们只需将车辆开到停车站,根据显示屏提示操作后便可离开。停车机器人会将车辆“抱”到车位,省时省力。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说,RAY停车机器人系统颠覆了传统方式,实现了停车场无痕扩容,只需增加用于定位的反光条。停车机器人根据车辆尺寸,高效规划停车位,不留车辆通道,增加60%的停车空间。

RAY停车机器人系统作为AGV技术的衍生产品,开始走进大众视野。虽然还存在问题,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系统不断完善,这一产品将拥有更多应用场景,被更多人接受,掀起智慧停车的新浪潮。

P+R模式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为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两大痛点,几乎所有城市在交通优化治理方案中,都提到了“鼓励公共交通出行”。许多城市也在加大公共交通体系投入,包括优化公交线路、设立公交车专用道、大力发展市内轨道交通、鼓励共享汽车和单车项目落地等。

当前,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尚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市民需求,乘坐公共交通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依然限制着人们的选择欲。在这一背景下,P+R(停车换乘)模式应运而生。

在出行不便的城乡接合部或城市边缘,驾车到地铁站换乘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最高效的通勤方式。P+R模式能较好地解决车主进城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缓解车辆向城内大量涌入造成交通拥堵和停车位紧张的局面,改善地铁站周边乱停车的现象。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叠加P+R模式快捷、低价等特点,让这种通勤方式备受上班族青睐。

P+R模式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随着更多智慧化手段和新技术引入、管理运营机制不断完善,P+R模式将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智能立体停车库有望“爆发”

城市停车基础设施大体可分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场等类型。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依附于建筑物,容量有限。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制约了城市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场发展,加速了更高效的智能立体停车库研发落地。

相比传统停车库,智能立体停车库优势明显,主要体现为空间利用率高、建设周期短、性价比突出。理论上,智能立体停车库随着层数增加,车辆所占面积成比例减少,我国目前已经实现“平均1平方米停放1辆轿车”。在运营方面,传统停车库需要人工参与,费时寻找车位、排队进出。智能立体停车库可大大缩短停车取车时间,通过IC卡(智能卡)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完成,全程无需人工参与。这套系统既节省了人工成本,使操作更便捷、更高效,还为衍生服务提供了平台基础。

智能立体停车库实现了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以及交通拥堵、停车难等一系列矛盾。虽然尚未达到理想预期,但是随着产业环境逐步完善,智能立体停车库具备了爆发潜力。

智慧停车方案期待深度融合

打开微信、支付宝钱包或客户端,就可获知车辆停放时长并支付费用,这种智能停车收费方式应用了无线地磁感应停车系统,不但保证收费透明、流向明确,还能有效缓解拥堵、规范停车秩序。

无线地磁感应停车系统主要采用地磁感应和视频桩两种技术。地磁感应设备装在车位中央,车辆停进车位时即可感知,稳定性高、安装便捷。视频桩设备监测车辆驶入驶出,记录车辆行驶轨迹和车牌号,全程无需管理员介入。如果条件允许,该系统还可配合电子车牌使用。

无线地磁感应停车系统作为智慧停车的一种应用,虽然对客观条件和成本有着较高要求,却可有效解决乱停车的问题,规范停车秩序,未来是智慧停车领域的重要方向。

随着社会对城市停车问题渐渐重视、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停车解决方案正在展现。但是,这一领域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行业标准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整体仍处于探索阶段,各种方案多在“孤军奋战”。

无论是停车机器人、P+R模式、智能立体停车库,还是其他智慧停车解决方案,事实上都不该彼此独立,而需要深度融合。例如,车库建造时应预设地磁感应设备或留有接口,并将AGV机器人应用到其他停车场景。破除各种停车解决方案之间的技术壁垒、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壁垒,寻找相互促进、共同受益的契合点,将成为智慧停车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