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特别策划《金婚》】胡雨成、苏廷梅:关于“金婚”,他们说……
2019-12-02 16:27:05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新闻中心新媒体



胡雨成,一个来自江苏淮阴的老革命;苏廷梅,一个成长在北京西城的女学生,被共同的革命理想召唤着,走到一起。时光荏苒,英俊挺拔的小伙子佝偻了腰身,俊秀靓丽的女青年也已白发苍苍。他们在党旗下一起成长为新中国第一批建设者,他们一起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的66年。当我们问起他们婚姻幸福美满的秘诀时,两位老人说……

“父母让我们白头到老,我们做到了”

1945年,胡雨成刚满16岁,在涟水茂公中学读书的他被地下党组织发展成为中共党员。解放战争开始,胡雨成被调到县里办报纸。每到半夜,胡雨成会通过收音机聚精会神地记录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放的新闻,然后刻在钢板上印成报纸散发出去。1948年,因为表现优异,胡雨成作为中央团校的第一期学员到河北平山县学习。而中央团校第二期学员里,有一名背着家人偷偷参加革命的北京师大女附中学生,她叫苏廷梅。

结束学习后,两人留校工作,胡雨成的领导撮合着他们相亲。“我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我就喜欢她了。”胡老说,“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我就觉得她好,人也正派,长得也好,做事认真,心也好,要求进步,积极!”

苏廷梅老人则说:“我那时在中央团校的图书馆工作,介绍认识以后,他就老来借书,一个礼拜借两回,我就想,借这么多,你能看完吗?”话音一落,胡雨成老人和记者都忍不住笑了出来。“那您又是怎么看上胡老的呢?”记者问。“我那时候总能看见他填的借书卡,我就想,他的字还挺帅气的,横平竖直的,那时候心里就有了点好感了。”原来,胡雨成老人在革命时期刻钢板搞宣传的经历,练就了他一手好字,也成就了这段姻缘。

“当时我们都很单纯,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我们就是逛公园,看(革命)教育的展览,平时聊的话题也都是学习啊,革命啊,建设啊什么的。”苏廷梅老人说,“我们那时候的人很少谈情情爱爱的,谈的都是一些最普通不过的事情。”

微信截图_20191202162217.png

1953年,苏廷梅刚入党后的那个“五一”,他们结婚了。“我当时就跟胡雨成说,我一天不入党,我们就一天不结婚!”对苏廷梅来说,入党是一件比结婚更重要的事情。

“只有生活中的小磕碰,小拌嘴,几乎没有大吵过,因为我们在理想观念和大是大非上都是一致的,就是听党的话,对党一辈子忠诚。”说着,他们拿出来一块绣着“对毛主席忠诚”的泛黄的包袱皮。“这块包袱皮是我们当年下干校的时候带去的,我们别的家具、物件都不要了,把这块包袱皮作为重要物件随身携带,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我们俩都坚定地相信党,理想信念从未动摇。”

2018年,胡雨成老人得了一次重病,性命垂危,90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就连医生也捏了一把汗。已经86岁高龄的苏廷梅为了照顾胡雨成,就睡在医院病房的地板上:“我哪儿敢走开啊,就怕他有个好歹,动手术的时候我签字都签麻木了,都不去想我签的是什么,就听医生的。”

微信截图_20191202162231.png

“以前啊,是她脾气大,我让着她,现在是她照顾我,让着我,我特别感激她。”胡雨成老人说着说着,像孩子一样呜呜哭了起来,“我们这辈子经历过太多(苦难)了,好多事都特别苦,但是她从来都跟我一起,风风雨雨,我们这辈子都很少分开过,什么都在一起。我们结婚的时候,我老岳母说,让我们白头到老,现在我们真的做到了。”

“我给他扣了一顶帽子”

谈到在一起生活的趣事,苏老笑着说:“我呀,给他扣了一顶帽子,叫做‘小农经济’!”这顶帽子,一戴就是66年。

微信截图_20191202162241.png

江苏农村里走出来的胡雨成,生活上整洁精细,敬惜物力,在生活困难时期,他领口上的补丁都浆洗得干干净净。北京长大的苏廷梅平时生活也很简朴。

上世纪50年代,胡雨成老人因为工作需要买了一辆自行车。“一次遇上下雨天,他心疼自行车轮胎碾在泥水里,就把自行车扛在肩上,一路冒雨扛回家。”说着,苏廷梅老人给记者模仿当时胡老扛自行车的窘态,把胡老逗得大笑起来。

前几年,女儿从香港给父亲买了一款真皮软鞋,胡雨成害怕把鞋尖磨秃磨坏,就仔细地给鞋尖做了“保护”——每只鞋的鞋尖部分都贴上了一大块透明胶。胡雨成老人爱吃糖,却从来舍不得买。苏廷梅老人舍得花钱,把糖买回来了,胡雨成一面吃一面埋怨她花钱大手大脚。苏廷梅老人一面“数落”着丈夫的这些“糗事”,一面也哈哈大笑。

微信截图_20191202162248.png

胡雨成老人身体力行,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看到新闻上介绍北京APEC会议使用的灯是节能LED灯,胡雨成老人把家里的白炽灯都换成了LED灯;2000年搬家后,胡雨成老人特意把新家里的厕所马桶改造成节水马桶;关心环境保护的他时刻关注着小区的绿化状况,每次看到有破坏树木绿化的行为,他都会打电话给物业管理部门。

勤俭节约的胡雨成老人也有慷慨大方的一面。“我们的工资一直比较高,还有这么多比我们困难的人,我们不帮,心里能过得去吗?”苏廷梅老人说。

2008年汶川地震,胡雨成老人和苏廷梅老人前期各自捐了1000元,后续又分别缴纳500元特殊党费。2008年10月为了帮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离退休干部局组织为灾区捐赠衣被活动,两位老人又专程跑到商店买了簇新的冬被捐献给灾区人民。

2018年,苏廷梅去离退休干部局领取胡雨成老人和自己的补贴,结果遇上为贫困学子组织捐款。老人立刻把自己刚领到的1000元捐了出去,想着家里的胡雨成,她决定替丈夫也捐500元。回到家中,苏廷梅将捐赠的事情说给胡老听,胡老反而怪她:“为什么我只捐500?你还捐了1000呢!我不是也有1000元吗?”最后,苏廷梅老人再次回到离退休干部局,把剩下的500元也捐了,胡雨成老人才高兴起来。

“从小耳房到新楼房”

1953年婚后,组织上分配给夫妻俩竹杆巷一个小四合院里一间不到7平方米的小耳房。房间朝北,屋里放一张床后就几乎没地落脚。屋里难见阳光,床底下还有一个装着水表的大铁盒,一掀开铁盖直冒潮气。对此,夫妻俩自有办法:买了石灰撒在上面驱走湿气。虽然墙壁只经过简单的粉刷,但这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打造的新房,从此他们有了自己的家。

1954年,建筑工程部成立。夫妻俩都成了第一批建设人。谈起来那几年的建设热情,苏老和胡老至今激动不已。“经常工作到半夜还不肯走,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里像样一点的房子大都是旧时官僚留下来的洋楼、官邸。1954年后,随着新中国迅速地建设发展,一批高楼在北京拔地而起。胡雨成和苏廷梅也开始住上了由建筑工程部提供的集体宿舍。

微信截图_20191202162259.png

“那时候,第一次住洋楼,还有马桶,雪白的墙,心里啊,特别高兴。”苏老回忆往事,兴奋地比划起来,“这是我们自己建造的啊。冬天有暖气,屋里还有保温隔层,水龙头打开就是自来水。没解放的时候老北京哪儿有这些?我们家那时候穷,只能租房住,冬天有煤球烧就不错了,喝水不是打的井水就是花钱买送水车送的水。”

1978年后,支援三线建设的胡雨成和苏廷梅带着老人回到北京。胡雨成和父亲住一间,苏廷梅带着母亲和女儿住另一间。“他们住‘男生宿舍’,我们呢,就是‘女生宿舍’。”到了1982年,夫妻俩又重新分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男女宿舍生活”至此结束。

前些年,老两口又搬进了一套四居室的房子。阳台之外就是一片绿油油的小区花园。苏廷梅老人满意地拉开窗帘说:“你们看,多好,我总给上门的客人展示我的‘大花园’。过去和现在,根本不能比,还是得国家富强,国家好了,个人才能好,日子才能好啊!”

“我们在一起,就是互相包容、关爱、体贴”

现在,两位老人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趁着身体还算硬朗回到当年工作过的贵州、河南等地再去看看。女婿今年去贵州开会,给他们发来照片说:“爸妈,这是你们当年住过、工作过的地方,你们还认得出吗?”

微信截图_20191202162306.png

老两口说:“变化太大了,当年贵州就只有两条大街,最繁华的百货商店就在这两条大街的交叉点上,商店里东西很少,猪肉要凭票买。现在女婿给的照片我根本认不出,我就是到了贵州也认不出来了!”胡雨成老人一边摇头一边说。

微信截图_20191202162314.png

女儿女婿现在太忙,只能允诺争取明年带他们出游。但是不管工作生活多忙,女儿女婿也会抽时间来探望他们。晚辈的孝顺,完全传承自老两口。他们对双方父母都是一视同仁。苏廷梅老人的母亲常年和他们住在一起,胡雨成对她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苏家亲戚找到胡雨成,他也绝不嫌麻烦。胡雨成孝敬老人,疼爱小辈,这些苏廷梅都看在眼中,她说:“胡家的家人不在北京,我得加倍对他们好。特别是他爸妈。我不给我妈买衣服,我也得先给他妈买衣服,我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说着,苏廷梅还展示了胡老父母和苏家二老的遗照,“他们本来没有合照,以前条件也不允许。这合影都是我们请人给做的,让他们能合照上。后来我们让老人的墓地都在一起,不管我们苏家的兄妹扫墓还是他们胡家的兄弟姊妹扫墓,都是给两家老人一块扫墓。我都特意嘱咐我的兄弟姊妹,扫墓就两家一起扫,一起尽孝!”

当问起他们钻石婚美满长青的秘诀的时候,苏老和胡老互相看看,笑着说:“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我们在一起,就是互相包容、互相关爱、互相体贴。我们的幸福满满,要愉快地享受珍惜每一天。”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