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新知行|抗“疫”在社区②上海:天生“没有门”的小巷小弄怎么防控?
2020-02-11 09:37:30来源: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微信公众号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石,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做好基层社区的疫情防控,织牢织密群防群治网,是阻断疫情蔓延扩散的重中之重。

为此,《中国建设报·中国房地产》特别推出抗“疫”在社区系列报道,通过详尽的案例,鲜活的故事,展现当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面貌与坚定信念。

在城市治理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疫情防控和垃圾分类、河道整治、拆违等工作看似不太相关,其实落到最基层的执行层面,各项工作都是类似的:都需要走街串巷搞宣传、解释政令、执行政策;都需要发动能发动的一切力量开展社会共治,做好登记造册、情况排摸;都需要做通“人”的工作,让人心更顺、人情更畅。

经过多次探索试验总结出来的基层工作机制、经验和理念,究竟到位与否、管用与否,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好是一次检验。

自1月24日上海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以来,除了医卫系统的工作人员没日没夜扑在前线“战斗”,上海广大街镇、村居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们也在默默付出。疫情来得突然,但上海的基层治理力量应对及时、行动迅速、有条不紊。

虹口的“上海阿姨”

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防控组”

据了解,市级“一级响应机制”刚一启动,有的街道马上就织密疫情防控四级网络,组建环境保障组、值守备勤组等职能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各组任务分工和人员配置,清清楚楚;有的乡镇马上构建起多级群防群控体系,民警、综治、城运、环境等各条口部门人员迅速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落实落细联防联控措施。

上海的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当考验突如其来的时候,网格化管理、社区志愿者队伍轮流值守巡逻、建立QQ群和微信群畅通沟通渠道等很多以往摸索出来的宝贵基层经验和做法,很快派上了用场。

在虹口,有一位“上海阿姨”,自发加入到基层防控工作,跟居民会的老朋友们一同为防疫奋斗。

她就是北外滩街道大二居委会社区志愿者王志凤。她所在的大二居民区,多是建成年代较早的老旧小区,共有居民1647户,不仅老龄化程度高,而且有着不少外地来沪务工人员。

自本区全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居委会每天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人手也是捉襟见肘。

64岁的王志凤知晓了居民会面临的困难,当即决定向居委会申请负责自己熟悉的“片区”防控工作。王志凤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的大二居民,娘家和婆家都在这里,也曾经在大二居委会工作了十年,对这里的居民情况很了解,有信心协助居委会做好工作。

居委会接受了她的“请命”。紧接着几天,王志凤和居委干部通过微信群、打电话、发告知书等多种方式,及时把科学的防范知识告诉居民,并告知疫情的最新情况,让大家安心。

在王阿姨的带动下,整个居民区的防控疫情工作,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居民区其他“片区”的志愿者也每天主动协助居委干部上门走访排摸,整理各类信息;一些正在休假的年轻白领也经常打电话到居委会,询问有没有他们可以帮忙的地方……

连日来,北外滩街道各部门、单位第一时间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对凡来自疫区或途经疫区的人员进行“一人一档”式管理,随时掌握人员情况,并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医学观察工作,提供相应物资上门配送服务。

同时,动员各类志愿者参与,通过街道微信公众号、社区电子屏、走字屏、公示栏、黑板报、小喇叭巡逻等多途径多层次宣传方式,在全社区铺开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防疫的各项宣传。

在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办事处,有这样一支“社区防控组”,他们由管理办、党建办、服务办、房管办、自治办抽调的9位街道党员干部组成。从1月30日起,每天任务就是到居民区,扫小区、走楼栋,看看哪里有防控疏漏需要赶快补上、哪里有困难需要协调解决,为社区干部分担一些工作。“日行两万步”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第一天的巡查,“社区防控组”发现,工作的难点主要还是物业保安的安全意识与居民的配合意识。有的门卫责任心不强,进来外来人员就像没看到;有的保安不戴口罩,好像若无其事;有的居民对外卖、快递不进小区,送到集中堆放处的措施不理解,在小门门口取快递时候对保安发脾气;还有的楼栋有门禁,本来是挺好的事情,居民觉得关着门禁进出不方便,非要放个砖头顶着门。

对看到的问题,能即知即改的,“社区防控组”成员会当场要求物业、保安进行改正;对于门禁损坏、没有门禁等无法现场解决的问题,汇总后上报街道商议解决,有街道层面协调解决。对门岗工作人员工作意识、门岗配备力量不足等问题,街道第一时间敦促各个物业公司召开了保安人员工作培训,强调工作纪律,确保人人尽责。

在巡查过程中,“社区防控组”还发现辖区内老旧小区不少,大多数没有门禁,人员可以随便进出。尽管小区门口有保安值守,会对进入的非居民进行检查,但门栋是一道防线,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些没有门禁的楼栋成了社区防控的一个弱点,怎么办?

他们当天就将情况汇总到街道,第二天上午,街道组织保安公司、物业公司负责人召开了会议,大家群策群力。最终,保安公司、物业公司承诺:派人每半小时到没有门禁的楼栋巡查一下,检查人员进出情况。“因为春节加疫情,很多保安、物业公司最近人手紧张,我们也理解。但特殊时期,还是需要街道在背后推他们一把,请他们一起帮我们守好防线。”“社区防控组”负责人说。

从街道干部中抽调人员下社区,也是为社区干部减负。“社区防控没有旁观者,街道党员干部理应沉下去,做居委干部的‘手’、‘眼睛’,与他们一起全面做好排查工作,消灭盲区、不留死角,构筑基层防控的‘铜墙铁壁’。”上述负责人说。

打好防疫战:“特殊”村居有妙招

在上海,还有这样一些“特殊”村居:中心城区的老城厢,背街小巷四通八达,人钻进小巷可能找都找不到;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谁来守门、谁来保洁、谁来消毒,全都是难题;申城最大社区上海康城,拥有4万多居民,却只有30多名居委干部;城乡接合部的乡村,租住了大量来沪人员,分散在家家户户……

特殊时期,这些“特殊”村居怎么打好“防疫”战?

【老城厢】给弄堂加道“门”

老城厢社区,小巷小弄四通八达,居民多为外来务工人员,老城厢如何编密防疫网?

老城厢的不少小区就是几条弄堂,不封闭,也没有大门,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当商品房小区可以凭借大门进出防控时,天生“没有门”的小巷小弄,怎么防、怎么控?

没有门,就装道门。据了解,在这些小区,东家不要的门板、西家闲置的柜子,都成为特殊时期弄堂口为防控增加一道保险的门。

老城厢的考验不仅是这些。返程高峰即将到来,老城厢人口密集、人员流动频繁,如何快速有效地锁定重点人员?

依托前期开发的社区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平台,综合了“社区治理信息系统、以房管人综合数据库、智慧社区应用管理系统、网格视频监控系统”等数据,老西门街道实现了18个居民区重点人员的精准排查和靶向监控。比如,在系统中输入户籍地、身份证号关键字段等能快速导出人员清单,节省了大量初步筛选的时间。系统管理员可从此系统中梳理出相关名单,按照分布下发居委进行排查。居委在拿到初步筛选名单后,仅用三天就将重点人员全部排摸清楚,为掌握重点人员动向及身体情况、居家隔离争取了时间。

【老旧小区】居民合力“看家护院”

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辖区内的柳营路309弄小区有点特殊:居民884户,规模不算小,但因春节放假原因,物业配置力量严重不足。小区有4个出入口,却只有一个门卫;有35个门栋,仅有一位保洁员春节留守。疫情当前,缺少基本的保安、保洁力量,社区防控如何谈起?紧要关头,在柳一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的引领下,小区60余位居民组建了“防疫团队”,众志成城看家护院。

这支“防疫团队”的主力军是小区“匠人匠心”服务队。服务队中有不少懂得木工、水电的维修达人,平日里居民遇到瓷砖破裂、灯泡不亮等问题,他们义务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忙解决。当“匠人匠心”服务队的成员得知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后,大家通过微信群,商量符合老旧小区实际情况的防疫对策。

小区的首条防控举措是关闭小区非主要出入口,有效引导车辆和行人统一从正门出入。为配合这一举措,服务队的能工巧匠利用简易木板和铁丝自制临时木闸,封住两扇仅供行人步行的旋转门。小区的28位党员主动报名组成“疫情防控突击队”,每天4人轮流值班,协助门卫登记临时车辆和外来人员进出小区情况,内防扩散、外防输出。

小区35名楼组长敲开户户居民家的门,进行外来租客回沪和外出人员回沪排摸,把相关情况详细登记在册并反馈至居委会。

同在共和新路,延平小区是一个没有物业的自管小区,小区保安保洁全部由居民担任。面对疫情,小区自治委员会的5位居民从年初一起全员上岗,加强门岗力量、为小区公共部位与设施消毒,对腿脚不便的老年居民,他们还代买生活用品与粮食送上门。

【乡村出租房】群防群治、联防联控

东新村作为金山区亭林镇外来人口严重倒挂的行政村之一,单湖北籍在册人员就有742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承担着巨大压力。2019年,东新村以“租前审批、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方式开创了“旅店式”管理模式,不仅规范了农村房屋出租程序,更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疫情防控开始后,针对村域内的出租房,东新村采取“0123”工作法,形成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所谓“0”,即确保“0”新租、“0”疫情。防控战打响后,东新村召开“房东会议”,提出空置房屋一律禁止对外出租的要求。如果原租户想返沪后续租,房东必须进行劝阻;若劝阻无果,需前往集中隔离点隔离14天,拿到“安全证”后才可入住。“1”,即为房客开展1次防疫宣传。“2”,即每天10时、16时进行2次体温测量,2次房屋消毒。“3”,即每天上报3件事——体温异常的房客信息,消毒执行情况,新增房客数量。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