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首批107个省级传统村落“出炉”江苏:书写美丽乡愁 乡村充满新活力
2020-04-29 13:01:18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曲秀丽 王 璇

春光无限好,正是踏青时。周末或节假日邀上三五好友,到古韵绵长的传统村落中去走一走、看一看,近距离感受千年古村落独特的人文历史,不失为休闲放松的好选择。

图片1.jpg

溧阳市塘马村

传统村落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支点。一方面,在丰饶的江苏大地上,江苏人民世代躬耕劳作,催生了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营建了与自然、山水、田园高度融合的传统村落,既有“人家尽枕河”的江南小桥流水,又有“两面云山一面湖”的淮海辽阔胜景;既有“水光翻动五湖天”的秀丽自然景致,更有“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祥和农居生活。另一方面,江苏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产业和城镇高度密集,经济相对发达、地势较为平坦、交通较为便捷,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尤为迫切。

2017年,江苏省颁布实施《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省政府规章形式对传统村落进行立法保护,推动江苏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近年来,江苏将传统村落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并通过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等江苏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予以具体落实。在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中,也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作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

《办法》实施以来,通过三年左右的精心培育,江苏已经形成了一批传统资源较为丰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齐全的传统村落。日前,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相关部门公布了首批107个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单。同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8条游赏推荐线路,以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传承传统文化本底、留住美丽乡愁、焕发乡村生机。

调查摸底 试点先行

公布首批省级传统村落

为准确掌握江苏传统村落保护现状,2015年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组织市县开展调查、申报。同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现场实地调查,对备选村落从选址格局、传统建筑遗存、其他历史遗存、传统技艺与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从面上基本掌握了全省传统村落的数量、类型、地理分布特征及现状条件等。

2016~2017年,江苏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将100个形成时间较早、乡土文化特征鲜明、传统资源较为丰富的村庄纳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省级试点,重点支持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等。2017年以来,江苏将传统村落作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优先支持对象,指导符合省级传统村落申报条件的村庄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梳理提炼传统民居元素、借鉴传统乡村营建智慧、用好乡土建设材料,确保能够体现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留住乡愁记忆,目前公布的13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中接近半数符合省级传统村落申报和认定条件。

依据《办法》要求,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相关部门,在市、县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方机构现场实地调查情况,对备选传统村落从村落传统遗存保护、风貌特色塑造、传统文化传承、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审核,形成了第一批107个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

加强研究 激发共识

让乡村“颜值”与“气质”并存

近年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了《江苏村落遗产特色与价值研究》《江苏传统民居分布及特征分析》《江苏传统民居建造技艺研究》等系列专题研究,梳理总结江苏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风貌特征、特色价值以及传统民居的特点和建造技艺,归纳提炼江苏传统村落的遗产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促进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当代创新利用。同时,注重以多维视角展示大师们对江苏传统营造和建筑文化的理解诠释,编撰出版《江苏传统营造大师谈》,择优精编了22位江苏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和传统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访谈实录,展现江苏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脉络和文化精髓。此外,江苏还搭建了“江苏古建园林数字博物馆”平台,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加大社会宣传,通过社会参与互动形成“乡愁记忆”保护的社会共识。

图片2.jpg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明月湾

2019年年底,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职业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将传统建筑工匠培训列入乡土人才培育计划,着力推动传统建筑修缮营造工匠技能提升。鼓励木匠、石匠、泥瓦匠等乡村工匠队伍参与建设,因地制宜用好乡土建设材料,选用村庄闲置建材以及旧农具、老物件,采用传统营造手法进行精细化处理,塑造“颜值”与“气质”并存的乡土特色风貌,融入乡愁记忆。

保护优先 “活化”利用

“内外兼修”促进乡村发展振兴

让传统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乡愁就不再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成为了我们能感知的家乡味道,乡村也终会成为我们美丽的田园和温暖家园。

“传统村落保护,不仅是为了保护好几处传统建筑、几口古井、几棵古树,还要强调整体保护,延续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以及与村落相互依存的山、水、田、林、路等自然景观环境。”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认为,传统村落要按照“保护优先、兼顾发展、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保护发展原则,在注重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乡村长远发展需要和村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传统村落在保护前提下的当代发展和振兴,注重各类遗存的“活化利用”,鼓励在传统村落内合理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传统村落与当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据了解,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江苏省指导各地在深入研究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成因、文化脉络、空间布局和遗存特征的基础上,因村制宜地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合理确定保护范围和各类保护对象,做到“一村一策”。对于传统建筑相对集中、形成建筑组群的区域作为整体予以保护,在保护村庄传统肌理和空间格局、修缮加固传统建筑的过程中,江苏还从村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交通出行、饮水安全、垃圾收运、污水治理等问题入手,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同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居住环境。鼓励村民主动投工投劳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参与家前屋后环境整治、违章建筑拆除、垃圾收运、绿化美化等工作。健全村民理事会、合作社机制,发挥理事会在议事决策、宣传发动、过程监督等方面作用。

除了静态保护之外,江苏还十分注重各类遗存的“活化”利用,将具有鲜明地域乡土文化特征的民俗活动、传统技艺,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好。此外,还积极指导各地依托传统村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整合地方的特色农产品、静谧的山水环境与淳朴的民风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创意农业、养生养老等适宜产业,以“生态+”“互联网+”等多元化的方式,促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昆山市锦溪镇祝家甸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主持改造设计祝甸砖窑文化馆项目,打造集创业孵化、文化展示、特色民俗等功能为一体的田园乡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田园建筑一等优秀实例”;吴中区舟山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传统手工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发展中破解非遗传承难题。

资源整合 动态管理

力推传统村落生机可续

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工作周期长、任务重、难度大,在首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单公布后,江苏省下一步将实行怎样的管理计划?

据了解,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江苏省将按照“依法保护、应保尽保”的原则,指导各地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试点项目、特色田园乡村、特色保护型村庄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调查力度,力争到2020年年底能够再公布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同时,加强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保护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增减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对已公布的省级传统村落实行动态管理。鼓励传统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推动地方立法,出台与自身地理区位、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建造特点等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更好地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

此外,江苏省还将继续把传统村落保护与省委省政府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持续加以推进。继续将传统村落作为该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优先支持对象,形成一批符合省级传统村落申报和认定条件的示范村庄。在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中,要求在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同时,注重梳理提炼传统民居元素、借鉴传统乡村营建智慧、用好乡土建设材料,确保新建农房体现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留住乡愁记忆。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