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深入实际解难题 村容村貌展新颜
2020-09-28 12:03:16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琼语嫣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下辖10个乡镇、100个行政村,总人口数21.6万,总面积2704.66平方公里。境内村落分布广,农民居住分散,是一个“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的黎族苗族自治县。

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坚持“循序渐进、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聚焦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全县10个乡镇、100个行政村全部实行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清扫保洁覆盖面达到100%。

随着垃圾分类终端处理方式的确定,分类收集车配套到位、分类收集站建成投运、废品回收企业成立,在分类示范村统一撤掉村内公共垃圾桶、采用“二次四分法”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效,环境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示范引领

健全分类处理体系

政府履职到位,掀起整治热潮。为加快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乡镇、各单位党委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增强各乡镇、各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建设任务,责任到人,充分发挥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力量,入村入户集中村民观看分类短视频、组织村民开展现场分类教学培训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切实做到县委县政府领导到位、县环卫主管部门领导到位、(乡)镇领导到位、广大干部群众到位,迅速掀起整治热潮,为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清工作思路,解决“从何处入手”问题。琼中多半乡镇地处山区,村落分布广,农民居住分散,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为有效解决这些困难,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循序渐进、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精心选取经济、资源条件较好的乡镇、村庄作为试点入手,逐步破解制约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问题。2011年,琼中启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选取黎母山镇作为试点镇,并在该镇选择了基础设施较全、群众积极性较高、特色较为鲜明的50个村进行试点,成功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2014年在全县十个乡镇全面推广,改善垃圾围村现象,逐步建立完善琼中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2019年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选取湾岭镇、黎母山镇、和平镇作为试点乡镇,并在3个试点乡镇选择了基础设施较全、群众积极性较高的8个村作为示范村,先后为示范村庄修建分类收集站8个,购置垃圾分类收集车10辆、户用分类垃圾桶3000对等,完善分类收集转运设施。通过试点带动,形成了一批示范村,为琼中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树立了典型、积累了经验。

注重分类终端处理体系建设,解决“前分后混运处理”问题。按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模式,配套足量户用垃圾桶、满足转运需求的分类收集车;结合行政村人口数量、转运距离、分类标准等因素,采取“一村一建”方式,修建分类收集站;与废品回收公司签订长期合作意向;明确有毒有害垃圾收运处置的责任单位,并在实施分类的示范村,撤掉村内公共垃圾桶,确保村民产生的垃圾,分门别类收运至分类收集站、废品回收公司等进行规范处置或资源化利用,有效避免垃圾分类投放后重新混合收集处理问题,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严抓督导反馈促长效,解决“分类投放准确率不高”问题。保持高标准分类投放准确率,跟踪督导是关键。在启动分类工作的示范村,实行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联系包干督导机制,针对分类收集员每日反馈至微信群的农户错分信息,督查员认领并上门现场指导,以此督导农户以高准确率落实分类投放。

扩宽资金来源渠道,解决“钱从哪里来”问题。经费保障是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前提。琼中县委、县政府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始终坚持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给予优先支持和重点保障。从2011年开始,县财政每年都拿出不等数额的资金,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资金的投入,专项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整体推进

保证终端有效处置

方案制度制定好。琼中出台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三年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关于2019年29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工作实施方案》等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系列方案。同时,借助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力量,引导辖区村庄完善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洁人员和分类收集员管理制度以及农户初分奖励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按照分类标准落实农户初分,将垃圾分为可堆肥、不可堆肥,投放至县政府统一配发有明显标识的户用分类垃圾桶内。

村庄清扫保洁好。全县10个乡镇,1个县属农场,配套村级保洁人员1243名,负责村内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工作,保证村村进行日常保洁、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覆盖面达到100%。同时,结合每周五的“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集中清理村内外道路两侧、田边、坑塘沟渠等区域卫生死角,做到可视范围内无暴露垃圾。

乡镇收集转运好。全县个10乡镇,1个县属农场,修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8座,配套清运车辆118辆、垃圾收集容器1.1万个、环卫司机134名;实施垃圾分类的18个示范村,配套户用分类垃圾桶9000个、分类收集车25辆、分类收集员22名。保障每个乡镇、村庄具备收集、转运生活垃圾的能力,也保证实施分类的四类生活垃圾终端有效处置。

全县统一处理好。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面。目前,县辖区14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根据场地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评估意见,按照一处一策治理原则,全面开展治理工作。在垃圾分类终端处理体系建设方面。全县在完成分类收集站建设工作、与废品回收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与兄弟市县商定共用焚烧发电厂及统一撤掉村内公共垃圾桶的基础上,将“可堆肥”、“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有毒垃圾”四类垃圾,进行规范处置或资源化利用。其他还未实施垃圾分类的村庄收集的生活垃圾均采用“其他垃圾”的处置方式,统一转运至海南省陵水县焚烧发电厂实现无害化处理。

完善机制

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全面提高分类水平。狠抓农户初分环节,重点消除农户不愿分、不懂分的症结,打通源头关卡,克服初期瓶颈制约,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顺利推进。

全面提升资源化利用质量。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目标,培育或扶持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建立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链,优先支持琼中提供再生资源回收平台的企业。

继续扩宽资金来源渠道。整合国家、省、县各项改善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尝试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破解资金难题,力争“十四五”琼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健全,设施配套、投入保障、机制完善、运行高效。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