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三变”变出居民的幸福港湾——记城市更新的“湘潭经验”
2020-11-13 09:46:09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王智平 马湘梅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采用“三变”让老旧小区变身幸福港湾。截至目前,湘潭市已有164个小区、2.77万户开工建设,惠及约3万户居民,拉动直接投资5.17亿元,惠民生、稳投资、扩内需的综合效应日益凸显。

变单一改造为内外兼修

湘潭市岳塘区新塘里和葩金花苑两个老旧小区之间有一道围墙,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施工人员把围墙拆除,在腾出的空地上建起了“口袋公园”,既为居民提供了纳凉休闲的好去处,也让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以前去菜场买菜要绕一圈,现在直接穿过小区就到了。”葩金花苑小区居民高兴地说。

这是湘潭市不断用创新举措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缩影。湘潭市打破传统小区“单一改造”概念,以社区为基本实施单元,按照位置相邻、邻里相望、文化相连、生活相关的原则,依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和“15分钟生活圈”规划,划定了“美好社区”为改造实施单元,以规模促效益,形成改造一个、更新一片、带动全局的城市更新工作格局。

在成片改造的基础上,该市更加注重内外兼修。针对排水难、维修难、上楼难、停车难、消防难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出台了改造技术指南,“量体裁衣”“点单下菜”,系统推动小区内外、地上地下、平面立面基础设施联动更新。在梳理小区风貌基底的基础上,将红色文化、军工文化、历史文化等地方元素有机融入小区改造,再现湘潭韵味、湘潭精神,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群众的幸福感来源于点滴小事,湘潭市为建设美好社区持续推进的“三线入地”“四网融合”项目就是从小事着手。四个试点片区共投入改造资金近1800万元,基本实现了弱电入地入管。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湘潭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尊重居民主体地位,启动改造之初摸清涉改小区的基础数据、资产资源、改造意愿,确保获得小区80%以上业主同意,动员居民做政策宣讲员、民情观察员、环境维护员、质量监督员。

变“政府独奏”为“社会合唱”

改造老旧小区,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不搞“政府独奏”,最大限度统筹各方资源,夯实社会资本参与基础,吸引各种力量参与,实现“社会合唱”。

该市出台10条支持政策,允许社会资本通过少量征拆、调整容积率、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等方式,唤醒“沉睡”的资源。按照“肥搭瘦”“建带管”的原则,大胆创新,将3年改造任务分区整体打包,实行投资、工程、运营、物管招商“四标合一”,提升了项目的可行性、吸引力。畅通银行融资渠道,强化社会资本参与保障。积极对接中国建设银行湘潭分行,共商融资方案,拟投入10亿元项目前期贷款和城镇化建设贷款,助力社会资本畅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瞄准行业知名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外引内联参与改造。鼓励原产权单位、相关管线单位以及电梯、云柜、充电桩企业投入资金,推动行业改造规划与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无缝对接。这样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仅试点片区就成功吸引了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参与,撬动社会资本1.98亿元。

变各自整合为党建引领

家住湘潭市和平社区的居民张开春提着满满一袋菜回家,刚走到小区大门口,大门就自动打开了,不需要手动刷卡。“人脸识别太方便了,快捷又安全。”张开春自豪地介绍道。老旧小区颜值与内涵实现了质的飞跃,居民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老”居民真正地开始乐享“新”生活。

湘潭市出台“党建引领”的指导性意见和邻里中心建设等13个操作性文件,搭建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打造智慧社区,开启“线上+线下”服务群众新模式,根除分散整合的弊病,推进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社区管理网格化、数字化、智能化。下沉组织力量、延伸组织触角,推动“党建+物业”“支部+小区”“党小组+楼栋”落地生根。目前,试点片区已建立33个小区党支部、95个党小组,党员发动率、参与率约100%。

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成员的议事机制,搭建民情议事厅、邻里会客厅、微信网厅等民情协商议事平台,已指导成立36个小区业委会,组建54支社区志愿者队伍,居民自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老旧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随时邀请物业管理服务团队参与,在改造方案中预留用房,在项目招标中预留资金(2%的投资额),让小区真正实现正规物业管理,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