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消除化粪池隐患 确保公厕安全
2020-11-19 09:56:25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张援方

“厕所革命”要坚持建管结合,确保厕所安全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内外公厕化粪池及市政窨井内由于甲烷等气体积聚,引起的爆炸事件时有发生,造成公共设施损坏,甚至人员伤亡。防止公厕化粪池爆炸,消除安全隐患和臭味,提升公厕的管理质量和运营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提升城镇公厕服务水平的过程中,多举措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公厕安全,对推进“厕所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化粪池中普遍存在甲烷以及其他可燃气体,甲烷是造成化粪池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甲烷通常积聚在化粪池的上部空间,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明火或火星便会引起爆炸。化粪池爆炸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化粪池内甲烷爆炸需要达到一定浓度,一般要在5%~15%之间,最强烈的爆炸发生在甲烷浓度为9.5%左右。二是,需要达到甲烷引火温度,一般甲烷引火温度为650~750摄氏度,明火、电气火花、烟头甚至撞击摩擦产生的火花等都可以引燃甲烷。三是,需要达到一定氧气浓度,甲烷爆炸界限与氧气浓度有密切关系,氧气浓度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另外,化粪池中含有氨、硫化氢等气体,在一定浓度下也会引起爆炸。

值得注意的是,化粪池内所含氨、硫化氢比例一般较低,但在甲烷爆炸的时候,是其助燃帮凶,可能使不到爆炸极限浓度的甲烷,在遇到明火时,被引燃而发生爆炸。因此,化粪池内的氨、硫化氢的存在是造成化粪池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国内城市某区环卫部门所管理的78座公厕化粪池内气体抽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发现,所调查的化粪池均有不同浓度的甲烷存在。化粪池内甲烷含量受季节、粪便量和清掏频率等因素影响,温度、粪便量与甲烷浓度成正比,池内液体、清掏频率与甲烷浓度成反比。

通过研究与实践发现,目前化粪池防爆除臭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在三格式化粪池的各格空间上部,易积聚甲烷的区域采取合理的自然或机械通风措施,将其浓度稀释到爆炸浓度之下,并采取适当的臭气处理设施和控制措施,如利用甲烷敏感原件发出的指令控制排风除臭装置的启闭及报警,从而控制化粪池内的甲烷浓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形成化粪池内负压,使臭味不外溢,避免臭味影响周围环境。安全隐患大的公厕化粪池是指在人流密集的闹市区或重要市政设施附近等可能产生严重爆炸后果的公厕化粪池,这类公厕化粪池防爆除臭宜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化粪池、检查井井盖应采用防爆型井盖,比如非金属井盖,或不会由于碰撞而产生火花、无孔洞的井盖。此外,还应加强化粪池运行操作管理方面的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及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在公厕相关标准中,增加消除公厕化粪池安全隐患的相关要求;各公厕管理单位应重视公厕化粪池安全问题,为解决公厕化粪池安全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各科研机构、企业应增加对公厕化粪池安全产品的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为消除公厕化粪池安全隐患提供技术和产品。

作者张援方 系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网友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