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碧桂园4+X扶贫模式:聚焦关键“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2019-01-02 15:08:37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苗 淼

结合企业产业和当地优势 实现精准扶贫可持续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扶贫多以捐款捐物的间接参与为主,主要原因是缺乏直接参与扶贫的好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考察时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sunyf8c226.jpg

企业扶贫有市场经济的敏感度和特殊优势,结合自身的优势产业和当地优势产业开展产业扶贫,可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

苗木产业绿色扶贫,是碧桂园“造血”扶贫模式的一大特点。碧桂园以“五星级园林”驰名,在园林绿化上,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大量需求。碧桂园在帮扶县推广苗木种植产业,按照“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资金运转模式,有效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不仅得到了当地政府高度赞扬,也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其产业扶贫的圭臬。借鉴树山村的成功经验,碧桂园将苗木产业扶贫复制推广到11个帮扶县,种植面积达1600余亩,累计帮扶贫困村民2000余人。

碧桂园有农业、机器人、教育、物业、酒店、社区金融等传统业务和新业务,在14个帮扶县结合这些业务的需求进行帮扶。联动下属农业公司,强化技术指导,提升产品品质。目前已在部分帮扶县探索落地产业项目,包括广东英德黑米种植产业基地、江西兴国富硒水稻项目、陕西耀州贝贝南瓜项目,共带动700余名贫困村民增收。

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碧桂园推动“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在江西兴国县扶持竹鼠项目,在北胜村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扶持贫困户开展竹鼠养殖;在陕西耀州,碧桂园集团下属文化公司与当地专业合作社签订山核桃手工艺品采购协议,带动深度贫困地区手工艺产业发展;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成立食品加工扶贫车间,可吸纳120名员工就业,员工年收入达2~4万元,全线运营后年销售额预计1200万元……

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资源,碧桂园通过自有扶贫品牌“碧乡”电商、碧乡扶贫专柜、参加展会等外部渠道和碧桂园食堂、工会福利等内销途径,将英红九号、麻竹笋、黑米等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引向市场,推向全国,实现城乡资源的良性互动。目前累计销售扶贫产品2000余万元,惠及贫困人口近4万人。

深入挖掘农村“红色、绿色、古色、特色”等丰富资源,碧桂园创新“党建+产业扶贫”模式,目前已开发12条扶贫旅游线路,并开展了9场社企平台展销会。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教育扶贫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sunyf8c228.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碧桂园集团重视教育扶贫扶智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根本性作用,10余年来通过创办免费学校、设立教育助学基金、乡村教师培训等举措,春风化雨,改变了无数寒门学子及其家庭的命运。

在14个帮扶县,碧桂园主动改善帮扶县学校的办学条件,在甘肃东乡县捐赠建设龙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180名学生,并解决了316名学生的住宿问题,打造成县级“教育示范基地”。在河北对11所学校开展“3+3”教育扶贫行动,即为学校配备操场、厕所、水井“三大件”和冰箱、微波炉、净水设备“三小件”,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完善配套附属设施。截至11月中旬,共收到爱心助学基金捐助金额1096万元,并鼓励员工与贫困学生结对,将结对资助1万名贫困学生。

决战贫穷,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用好名师资源,提升贫困地区教学质量,碧桂园依托国华纪念中学的教育资源,采取委培生、教研座谈等形式,结对提高帮扶县高中教育水平;推广碧桂园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模式,在帮扶县推行“职院共建”“职院托管”;发挥下属教育集团博实乐的名师资源,结对英德市开展为期3年的“乡村教师培训计划”等。

“授人以渔”实现“有职不贫” 提供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碧桂园以农村需要、市场需求及实现就业为导向,结合当地群众意愿,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帮助其掌握致富门路和技术。

针对有劳动力缺技术的贫困户,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或送教下乡等形式,培训合格发放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联动下属物业公司、酒店管理公司、建筑公司、零售公司以及合作伙伴,提供就业岗位。针对不愿外出或只能就近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开展新技术推广和生产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增收。

截至目前,面向全社会进行铝模产业工人、维修电工、家政月嫂、会计、电商等多种技能工种培训,共有37873名农村劳动力参加,超过16773人实现了推荐就业,平均收入提高20%,其中部分村民月收入超万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