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立足实际 创新模式 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019-03-13 13:06:19来源:中国建设报

杭州:坚持“三化四分” 提升环境品质

目前,杭州逐步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治理法规、政策体系,将工作重点从居民小区前端分类调整为“前端抓分类质量和分流减量、末端抓能力建设”,系统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健全管理体制 强化保障措施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杭州市治理固体废弃物工作领导小组和杭州市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协调小组两个工作协调机构,分别由常务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任组员,统筹协调固废治理及垃圾分类相关的问题,推进工作落实。

强化政策配套。一是建立法制保障。陆续出台《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律规章,从法制上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保障。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市区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等技术标准以及《杭州市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环境改善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价格文件,构筑了较完善的法规、政策、标准、收费体系。

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区、街道(乡镇)、社区多级组织机构,实施管理责任制和层级负责制,建立“有人、有钱、有章、有责”的四有保障机制。

坚持群众满意 提升环境品质

优化垃圾清运服务。杭州从2010年起在国内首推垃圾“清洁直运”模式,通过“桶车对接”的方式直接将垃圾运输至末端处置场所,转变了垃圾中转站的功能,把原先用于垃圾中转的设施及场所改造成垃圾分类的宣教基地,改善了中转站周边的环境。

完善分类投放设施。由各区、县市根据实际,将垃圾房、集置点提升改造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并组织实施。结合小区及道路沿线分类情况,落实“四色”垃圾桶规范摆放,清理不规范垃圾桶等容器,开展分类设施专项整治,解决杂色桶问题,优化调整投放点的垃圾桶数量,并在垃圾桶上加贴垃圾分类标识。

开展“定时定点”试点。在小区开展“定时定点”投放试点,仅在特定的时间段放垃圾桶让市民群众来投放,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凝聚各方合力 推进社会文明

推进强制分类。推进机关、教育等系统垃圾分类,制订出台《杭州市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定期对机关单位开展服务指导并宣传,提升机关工作人员分类意识,提高分类质量;推进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印制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小学版),录制“眼镜伯伯讲故事”音频,在网络、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等。

做好宣传服务。以市、区城管系统为主,组建垃圾分类宣讲团,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干部职工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指导辖区内机关单位做好分类设施、分类标识的规范配置,落实管理责任,实现干部职工当表率。

加强社会共治。统筹社会资源,组建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楼道长、专管员等“三支队伍”,加强现场投放环节的宣传和督导,在社区统一管理下,分片包干,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

试行第三方服务管理。引入市场机制,由专业化垃圾分类服务企业和公益组织负责在小区开展宣传、监督、分类分拣演示等一体化管理服务,解决基层工作“繁、重、杂”的问题,提高了垃圾分类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提升垃圾分类管理绩效。

开展示范创建。目前,杭州已成功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60个,市级示范小区204个,并实行动态管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分类执法保障。按照《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求,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建立执法长效机制,完善第1次抄告整改、第2次和第3次警告提示、第4次垃圾拒运的严管措施,提升垃圾分类执法力度和成效。

统筹市域布局 推进分类处理

推进九峰环境能源重点项目。201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要“高起点、高投入、高标准、高水平”选址建设九峰环境能源项目。2014年初开始商务谈判,最终以BOT特许经营形式由光大国际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运营,项目于2018年4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统筹“五废共治”项目建设与运营。杭州在生活垃圾处理重点推进焚烧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延伸。2014年率先提出了“五废共治”概念,横向覆盖生活固废、有害废物等各类固体废弃物,竖向包含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的理念,以社会系统工程思维构建纵横交错、覆盖全局的网状结构。

让各类垃圾回“家”。可回收物回到废品回收利用渠道,有害垃圾进入专门的危废处理厂,厨余垃圾进入生物处理厂或卫生填埋,其他垃圾进入焚烧厂,还有大件家具、建筑装修、园林树枝等特殊固废也大多进入了社会资本投资的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网友评论
 Top